医药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医药资讯

药企征战大健康铩羽而归 凉茶市场缘何成为“鸡肋”?

举报/反馈
2016-06-12 12:22:0739健康网

  当王老吉与加多宝变阵斗法之际,众多药企纷纷开始征战凉茶市场。

  近两年,药企进军凉茶领域已非新鲜事。出于市场规模及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等缘由,除了早些年的和记黄埔、潘高寿药业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如同仁堂、人福医药、桂林三金等也纷纷加入其中。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凉茶市场容量将突破500亿元。

  然而,从目前状况来看,药企想要在凉茶市场分一杯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据39医药整理,中国市场上曾经共有18家药企推出过凉茶产品,除了王老吉占据市场超4成份额外,其余几家都业绩平平,总计份额不超过5%。而从经营状况来看,大部分药企的经营状况都比较惨淡,60%以上药企的凉茶业务不是处于停滞状态,就是已经退市。

  中国凉茶市场药企竞争现状分析表

QQ截图20160612123047

  药企进军凉茶市场,实在是异常凶险。可是,药企为何不安居于自身领域,非要到凉茶市场去闯荡一番?

  “不务正业”背后:大健康潜力巨大

  2015年以来,人福医药一系列举动中,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国内中药凉茶市场被公认为已经“饱和”的时候,突然宣布斥资3个亿进军凉茶市场。面对外界的质疑,人福医药董事长王学海公开回应称,做“清慕”三花凉茶,并非人福医药在玩跨界,而是人福医药未来布局大健康产业的新起点。

  事实上,人福医药进军大健康产业也是被逼无奈的现实选择。医药产业是一个政策密集型产业,政策多变,带来的市场风险比较大,让诸多药企苦不堪言。

  王学海表示,大健康产业的政策相对宽容,市场弹性空间较大。凉茶可以做到每人每天都喝,且喝的瓶数没有限制。虽然其毛利可能不如药品,短期看,利润空间有限,但长期来看,其市场空间和容量没有限制,可成为公司长线利润贡献主力。

  的确,近年来我国大健康产业迅速发展,不同层次的需求如养老需求、年轻人的健康需求等都在迅速增长。有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为2.8万亿,若据此测算,2015至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到23.4%,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确实巨大。

  此前,业内人士也曾透露,药企涉足凉茶领域,除了谋求多元化发展外,看重的就是大健康领域的高利润空间。

  作为中药行业龙头企业,同仁堂早已在大健康市场布局多年。其子公司同仁堂健康就是一家是集生产、研发、销售三位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现拥有1800多家终端零售店铺,近70家大型独立门店。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同仁堂也是率先全面推进了O2O健康战略。

  2015年7月,同仁堂试图通过推出同仁堂凉茶宣布进一步拓展大健康产业。据悉,此次同仁堂并没有贸然大规模地进行渠道扩散,主要是在同仁堂门店及部分商超卖场售卖,电商上也只是低调进驻了京东的渠道。但即便如此,其首批产品一经推出就已售罄,半年时间就达到8000多万元的销售额。如此出色的销售结果让业界大吃一惊。

  做凉茶不仅是在围绕大健康来做一些产品创新、品种创新、渠道创新,在“互联网+”时代,老品牌也应该被赋予新内涵。

  同仁堂董事长梅群表示,传统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必须焕发出新的活力。目前同仁堂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不断扩大领域。除了制药以外,也要在医疗、健康、商业、文化等各个领域突破,走多元化路线,才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

  目前药企想寻找新的盈利点比较困难,进入凉茶领域虽和主业不直接挂钩,但大健康的概念的确是所有药企今后的发展方向。

  转型不易缘由:渠道、营销成难题

  凉茶市场的闯入者不是正在苟延残喘,就是已经铩羽而归。

  如今,制药企业为寻找更多利润增长点,纷纷着手布局大健康产业。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除了云南白药、王老吉等少数个案外,药企进军凉茶市场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大多在做赔本买卖。在公司年报上,这些企业对于凉茶板块的业绩更是缄口不提。

  据39医药了解,药企进军凉茶行业,与其熟悉的制药业务相比,渠道、营销方式大相径庭。以往药企销售产品大都集中在旗下电商平台、线下药店,因而出于惯性,转战凉茶市场药企更专注在已有渠道布局。如2013年太极集团推出凉茶产品,几乎仅在其电商平台有售,但这显然不是凉茶行业的做法。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就销售渠道而言,除了药店外,商超、KA重要客户等才是饮料市场更重要的渠道。一般情况下,传统制药企业在这些渠道方面大都缺乏相应的团队,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进行市场推广。这样的结果便是,制药企业推出的饮料在商超等主流渠道中基本很少见,反而在药店、特通等较为常见,药企在渠道方面的短板非常明显。

  目前,大部分药企推出的凉茶还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产品或多或少涉及大健康概念,宣称部分保健功能。如三九集团的“999下火王”、佛慈制药的甘麦大枣茶、康美药业的菊皇茶等,保健功能涵盖醒酒、改善情绪、明目等方面。

  大健康概念下的饮料大多价格不菲,消费者是否喝得起?据39医药了解,同仁堂凉茶在京东上价格每罐310毫升5.5元,而王老吉凉茶310毫升装的12罐只需42元。虽说被冠上养生保健的高帽,但这些产品对一般消费者而言,实在太贵。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一些药企早已习惯了暴利思维,所以保健凉茶的利润多数畸高,比如售价10元的某品牌保健凉茶,成本只有不到2元。

  与专业凉茶生产商相比,药企在凉茶方面缺乏优势。事实也是如此,在联系采访时,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对39医药表示,公司在凉茶板块业务水平一般,不愿沟通相关方面的问题。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认为,药企扎堆做凉茶,一方面,存在着盲目性,只见广药王老吉能做到200亿,而不见广药对王老吉向定增40亿,投入巨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没有充分的调研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一味的想当然。同时,还存在药企想通过炒作赚快钱的现象,贵州百灵的胶原蛋白凉茶就因夸大宣传,遭到医药界和消费者的炮轰。正是这些原因,药企在布局凉茶的道路上走的并不顺利。

  专家谈破局之道:知己知彼、做擅长的事

  当大健康产业成为当下众多中药企业发力的领域之一,与之相关的凉茶、保健品等不断推出,然而尝鲜之后,不少产品却纷纷退市,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药企的战略布局。

  在中药市场深耕多年的南雪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要想在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必须要有精准的定位。比如守住企业的优势品种,以知己知彼的战术规划好大健康的路线,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大健康产业前景的确诱人但投资更需理智。大健康为企业带来美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会因为巨大的资金、科学技术、市场开发等投入带来更大的风险。目前涉足大健康且做得较为出色的药企基本都是上市公司,规模都比较大。对于一些中小药企来说,想分得大健康一杯羹,更需要合理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准确定位。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虽然近两年,大健康产业炒得火热,众多药品及医疗器械相关企业蜂拥而上开始跨界布局大健康项目,其中还包括医疗服务、养老、健康城等。有的企业做的不错,但是,不少企业确实不该再进行下去。

  “作为医药行业的一员,就需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能因为大健康项目会赚钱就一窝蜂去抢占市场。”许铭表示,每个行业的细分领域比较多,稍微跨一个行业,游戏规则就不一样。“做自己最专长做的事情!业界有许多企业,无论外界在追赶怎样的潮流趋势,但凡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一概不做,只会沉下心做药品。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到今天,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企业,很庆幸我们有许多非常专注的企业家,非常执着的领导者,在做他们擅长的领域。”许铭说道。

  “对于跨界凉茶领域这样的项目,我还是觉得要给医药企业泼冷水,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你想做凉茶,真的想做就能做成吗?你配套的一系列工作真的准备齐全了吗?渠道、团队、营销战略等都需要经得起考验吗?总而言之,做自己擅长的事企业才能做得持久,才会有所成就。”许铭强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