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药企动态

阿里健康VS药店——你的健康谁做主?

举报/反馈
2016-02-29 09:24:34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针对老百姓大药房等19家药店发布联合声明称的指责,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自澄清公告发布以来,阿里健康与食药监总局讨论,并成立联合工作组以讨论药品电子监管网的移交事项。移交细节目前仍待确认。阿里健康24晚再度发表声明称,上述19家药店的指责是挟公权和舆论行一己之私,对阿里健康进行“窃取数据、不公平竞争、绑架公权力”等莫须有的攻击,阿里健康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资料图片

  什么是药品电子监管码?

  是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给药品最小包装上面赋上一个电子监管码,相当于给药品一个合格且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此技术自2008年实施以来,经过8年的运作和实施,已然相当成熟。加上依托于第三方先进技术的辅助,药品电子监管码作为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其作用日益显露。现在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小乡村,在药品电子监管码体系下,药品从生产到出厂到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都能被实时监控,为确保药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双方争议点是什么?

  有了这个监管码,真正用好管好,不仅是打击假药的“大杀器”,甚至可以为处方药的网络销售开疆辟土。简言之,监管码理论上能管质量、还可以降价格。阿里当然不是救世主,志在新市场的拓展,是趋利使然;而监管码一旦铺天盖地下去,迟早会成为药店等零售系统的“收割机”。患者得了便利,药价销售环节的既得利益土崩瓦解——这个道理,才是双方在官面回应之外的真正纠结。

  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其一,重要的政府监管信息技术与运营该不该放权给社会组织?显然,基于公共管理的伦理,公权力不宜外包在体外循环。正因为如此,在药店起诉后,国家食药总局随即暂停了药品电子监管,而阿里健康也表态将移交电子监管网。需要指出的是,暂停并不是对药品电子监管强制权力的否定,而是对谁来监管的纠偏。其二,在政府不具备技术力量乃至缺少投入的情况下,政府机构该不该以及该如何与社会组织合作?换言之,如何防范“技术绑架权力”的发生。其三,如何保证数据信息的绝对安全。准确来说,只要药品电子监管码在执行,形成的信息不管在阿里健康还是政府机构手中,都会存在寻租和泄露的风险。这也是为何19家药店提出阿里健康不仅要移交运营工作,而且要求彻底退出信息化监管、乃至要求食药总局停止强制电子监管的原因。

  当务之急是理顺关系

  当务之急是理顺关系,并尽快为药品电子监管技术的运用,赋予一个法律的身份,让技术的使用成为一条刚性的法律责任,从而为保障药品质量实行兜底。尽管经过较长时期的治理,药品质量状况不断改善,不过由于起点低,结构性、局部性风险犹存,尤其是农村药品监管形势依旧严峻,假药、劣药还广有市场,各种造假售假的行为还不时出现。加上农村地域广阔,监管力量薄弱,作为监的重点和难点,亟待通过技术的跟进和补强,以期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微言大义:

  @空谷幽兰咖:触动药店的利益了。

  @mesiento:挺有意思,是药店站出来哦,不是药厂。

  @欧妮老鸭:阿里什么行业都参与,不是很好吧。

  哦哦你妹2013:药价一入电脑,一目了然。

  @bh1500: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两盒药,一个盒有监管码能查流向,一盒不能查流向,你会买哪一种?

  编后语:

  有一点是肯定的:实施监管码制度,打击假药、严格溯源,改革零售药价形成机制,这是百利无害的大事。

  但是,监管信息形成的大数据失之于约束却关系到国家数据安全,并非杞人之忧。从这个意义上说,阿里健康非官方机构,也不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采集、保有庞大数据,客观上说,就是事实上持有了这些极富价值的信息资源,会不会借数据牟利,始终都难逃瓜田李下之嫌疑。而一旦被用以牟利,信息壁垒会形成垄断地位,甚至颠覆行业整体格局。

  需要反思的是,正如业内所言——从系统的设计水平到对庞大数据的处理能力等来看,真正能接单的也无非是BAT这类互联网企业。但如果因阿里健康退出而就此雪藏了监管码制度,沉默的民众作何感受?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