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秋季用药

用错药=毒药 敲起用药“警钟”

举报/反馈
2014-09-30 00:03:2139健康网

  张大爷6年前患上了糖尿病,平时血糖靠注射胰岛素勉强稳定,医生的叮嘱他晚饭前注射12个单位胰岛素,由于中午多吃了一些事物,张大爷担心血糖飙升,于是注射了20个单位。结果由于低血糖被送进医院.....

  这样的事例常有发生,很多人认为“久病成医”,给自己当起了“医生”。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调查认为,我国居民用药存在严重误区,迷信用药、错误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为错误用药而损害健康,其中死亡的有20万人,是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两倍。

  是时候敲起用药“警钟”了!

  用错药=毒药 错误用药后果严重

  我国很多居民对于用药存在很大的误区,用药虽然便捷,但是少用错药对身体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因为错误用药而损害健康,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死亡,可见错误用药的后果之严重。

  举个例子,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哮喘的患者,经常会因为错误用药而导致不良反应。绝大多数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但是一些患者经常“自我诊断”,认为自己没有高血压的症状,或者症状缓解就擅自停药,结果导致耐药或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心衰危及生命。

  “药罐子”泛滥 过度迷信药物危及生命

  我们常常会说到“药罐子”,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以老年人居多,很多人咳嗽或不舒服了就吃点消炎药,腿疼抽筋就贴点膏药。老人们过度迷信药物的作用,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迷信药物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一些年轻人也动辄服用抗生素或输液,从而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

  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86.7%的受访者曾有自我药疗经历。在服药过程中,69.7%的受访者曾随意增减疗程或自行更换药物。一些人身体不舒服就认为有炎症,盲目服用消炎药。另外,一些人出于预防或养生的目的,也服用药物,甚至没病乱吃药。

  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用药观。

  正确使用药物与公众健康素养和观念有关。一些日常用药的规范必须了解。比如长期服用止痛片会产生不良反应,还有可能错过诊治疾病的最佳时间;每次服用止疼药物最好不要超过3天,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此外,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但有一些特殊的药物需要嚼碎,如酵母片等应嚼碎服用;胶囊剂应口服,如果将胶囊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有些刺激性的药物还会灼伤口腔与食道,对患者身体造成额外的损伤。

  专家建议,日常用药应避免“经验主义”,要详看药品说明书中的适用症、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遵循医嘱,破除药物迷信。同时,建议各药店配备有资质的药师来指导居民用药,提高药店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以保障居民的用药安全。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