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医药资讯

三明开启药品“基准价”试点 广州或紧跟其后

举报/反馈
2014-09-04 10:41:4239健康网

  “医改明星”福建省三明市近日再度成为业界焦点,成为试点药品“基准价”的急先锋,国产药品“进口替代”进入加速通道。

  8月底,三明市医保基金管理中心向其各县管理部及定点医疗机构下发通知,对第一批住院进口药进行限价结算,即按照同类型国产药品限价,进口品种超出限价部分的基本医保统筹资金不予支付,从9月1日起开始执行。

  这一规定实际上就是“基准价”雏形,利用这一机制让药企主动开展价格竞争,而对于外资药企来说,则为致命一击,其将要面临“价”与“量”的权衡。

  什么是“基准价”?去年年底,发改委逐步探索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提出“基准价”这一概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保支付价格”,即通过对药品实施定额医保支付,超额患者自付的管理方式,让药企主动开展价格竞争,形成更为合理的药品价格。也就是说,医院销售低于基准价的药品,差额归医院利润;而高于基准价的药品,则医院没有利润,由患者自付。例如,同一通用名的药品,外资药品为50元,国产仿制药为20元,而医保对这一品种药品只支付10元。这也成为发改委今年的工作重点。

  据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报道,在最大程度挤压药品水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院长年薪等多方联动的政策强推下,三明的医保结余从2011年负的8000多万一路飙升至2013年的7500多万元,增长幅度高达近200%。业内人士分析,若利用基准价来压力进口药的报销,在医保基金结余上可能还会交出满意答卷。

  有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广州也可能成为基准价的试点城市,“目前已经形成文件”。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