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医药资讯

福建唯低价是取再现 两协会联名反对

举报/反馈
2014-08-18 00:00:3239健康网综合

  8月11日,福建招标办挂出了药品招标采购征求意见稿,福建虽非药品大省,但其限定目录唯低价是取的政策取向仍刺痛了业界神经。近日,由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以下简称药促会)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共同起草对福建省招标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书,已经递交至福建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福建招标办)。征求意见稿截止日8月15日下午,上述两协会也完成意见书,随后还将快递至国家医改办、发改委、卫计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

  药促会会长宋瑞霖表示,在国家招标政策中,质量一直要求放在首位,但此次福建省招标中,价格是竞标的第一步,延续的是唯低价是取的政策。“我们希望福建能有所回应,也愿意与他们进一步磋商合作,做好此项工作。”

  中国医药企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招标办表面上看是唯低价是取,实际上打击的是非单独定价品种,低价药、仿制药要么被放弃,要么被放血,招标后的市场将成外资药、高价药的天堂。

  福建重提唯低价是取

  11日,《福建省2014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挂网征求意见,对其省内的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进行招标。

  在上一轮药品招标中,以“唯低价是取”的安徽模式一度被当作模板推行。之后,曾发生过为低价中标而导致药品不合格的 “质量门”,安徽模式也引发反思。在这一轮招标中,质量也成为着重考虑因素,湖南、湖北、河北等省份出台的药品招标政策都不再强调最低价中标,安徽省也开始纠偏。在此背景下,福建省重提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政策引发业内反弹。

  福建省征求意见稿显示,药品最高价格限定参考2011年1月1日以来正式公布的全国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最低中标价,招标环节中,独家品种和非独家品种在不同的层次进行竞标,招标将采取双信封制度,商务标将优先考虑。这意味着竞标企业将首先打起价格战,在价格足够低的基础上才会考虑质量因素。

  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表面上看福建招标是唯低价论,但实质并不仅限于此,其招标中将企业产品分成了两个层次,遭受打击的绝大多数是第二层次企业,由于新版GMP认证、原材料涨价等原因,福建省对药品的最高限价很多已经在成本线之下,这将造成大多数无单独定价品种流标。

  低价药失去生存空间

  作为另一层次的单独定价品种,由于没有竞争对手,独家品种企业将独霸市场,这将会使医保费用大幅增加,加重百姓负担。由于单独定价品种价格高,操作空间大,会鼓励医生选择倾向单独定价品种。福建招标后的市场将成外资药、高价药的天堂;低价药、仿制药,要么放弃要么放血,放血之后可能遭医院医生遗弃,甚至丢失全国其他市场可能。

  先声药业营销副总裁田家伦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企业若手上拥有非独家大品种,他们会为保其他市场而放弃在该区域的销售。

  此外,对低价药再进行双信封招标还将使低价药进一步血拼价格。今年5月份,发改委和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国家、各省份的低价药品目录;7月份,卫计委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公立医院使用的常用低价药品,由医院直接与挂网生产企业议定成交、及时结算。

  福建省这次要求,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省属医疗机构对采购网上直接挂网的常用低价药,根据设定的参考价和企业报价,采用“双信封”进行评审。

  这意味着即使进入低价药目录的药品,仍需进行价格厮杀。两协会的意见书指出,由于价格较低,企业不愿意生产,患者临床需求无法满足,国家才出台了低价药品供应保障相关文件。如果再进行价格比拼,显然与国家关于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的精神是不一致的,不利于引导和调动企业生产供应常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

  限定目录被指干预市场

  除了价格外,设立目录门槛是此次福建省招标政策另一备受争议之处。征求意见稿显示,此次进行招标的近3000个品种是从国家根据基本药物目录、福建省医保和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按照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的原则,经专家遴选确定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在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省属医疗机构,应在《省级采购目录》范围内,根据常见疾病种类、医保支付水平、医生用药习惯等,确定本区域采购目录。

  两大医药协会表示,这导致政府对于药品交易过多干预,人为设置了市场交易障碍,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之外提高药品市场准入门槛。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药营销专家表示,3000个品种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常用的医药药品,但是这意味着很多药品被挤出了目录,同时即使进入目录也不意味着能够参与招标,因为很多时候不仅限制品种还限制剂型和规格,同一种药品往往有不同的规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