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13年,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为GDP增速的3倍,总产值高达2万3千亿。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制药大国。但中国是不是制药强国?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高级副院长王健表示,中国距离制药强国依然非常遥远,超过95%的化学药物为仿制药,创新药物极度匮乏,而且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回报的医药工业发展模式也面临瓶颈,必须转型。
王健表示,中国在化学药、仿制药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并不是很大,在产量、产值等方面发展都非常迅猛,但这种发展仅仅是量的发展,被业内人士诟病多年的专利少、利润低、高污染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核心知识产权方面,中国95%的化学药为仿制药,生物制药领域内90%以上的技术都是被跨国药企垄断,国内企业仅仅能够出口原料药,进口成品制剂,这种“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2011年和2012年的国土资源公报中,我国主要行政区的地下水质污染达到了差和极差的级别,达到了55%,其中严重污染的地下水质的污染状况将近17%,而这些地区,也正是医药工业高度密集的地区。
王健提醒,2013年媒体所热炒的“癌症村”,实际上跟环境污染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癌症村多分布在中国的东部或东南沿海地带,也就是刚好分布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从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也显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癌症呈现了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三高的状况。2013年肿瘤死亡病例达到了270万人,因癌症死亡的疾病达到13%,也就是说我们有七个到八个人的死亡当中就有一个是死亡于肿瘤,虽然还没有官方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来证明,但是肿瘤的高发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已经不容置疑。
虽然医药工业的发展模式仅仅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方面,但王健认为,医药行业也应该承担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需要从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模式转换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从仿制要转到创新,从出口原料转到出口制剂,最后真正从制药大国转化到制药强国。
主治医师
井岗山学院附属医院 药剂科
主管技师
信阳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药剂科
主治医师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住院医师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