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的逆袭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国产医疗器械的逆袭

国产医疗器械的“屌丝逆袭”

举报/反馈
2014-02-26 13:36:1839健康网

政策支持 器械行业收入已达1565亿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每一出“国产屌丝”逆袭的好戏,总是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尚未起步,也根本不具备自主研发的实力,但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跨国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在当时,跨国企业拥有最先进的科研技术,政府希望通过引进外资的形式,间接带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整体水平。”一位长期关注器械行业发展的专家对39健康网表示。

 

  在此后几年间,国家发改委和物价局等多个部门陆续出台指导文件,逐步提高医疗器械行业的收费标准,整个行业迎来第一次产业升级。

 

  “一张门诊胸片从以前的60元,到90年代中期直接涨到130元/张,上涨幅度超过了100%。”上述专家表示,这也使医院放射科具备了采购的能力,让迈瑞、东软、鱼跃这些国产器械企业有了长足进步的空间。

 

  但真正能让国产器械企业能与跨国企业一较高下的转机,是出现在那场让世人瞩目的“SARS”。为有效遏制SARS疫情的蔓延,原卫生部在终南山院士的建议下,指导部分有实力的三甲医院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大型影像设备和诊断制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据上述专家估计,2003—2005年这两年间,全国的三甲医院仅仅是CT、X光机的采购总量就从以前的100台/年,一跃升至5000台/年,直接拉动我国大型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有了政策的指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短短的20年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器械行业收入已经达到1565亿,而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的抽样调查数据(上图)则更高:2012年1700亿、2013年2420亿元。

 

产业转型 从“中国制造”变身“中国创造”

  在通往“中国创造”的道路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依然需要政策的指引。

   

    国家卫计委在2013年6月25日举办的首场在线访谈上,其设规划与信息司首任司长侯岩明确表态,卫计委下一步将推进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确保财政资金优先采购国产医疗设备。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教授胡永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医疗机构优先购买国产设备,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只有政府相关的政策到位,才能让国产医疗设备企业逐步做大做强。

 

  此次卫计委在上海开展国产医疗设备应用试点工作,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或许也正是政策落地的具体举措之一。

 

   随着医疗设备行业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以及老龄化和医改等因素形成的巨大的市场,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

 

  当然,我们也已看到,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在基层医疗器械市场扩容的利好消息下,长期占领高端市场的跨国公司也开始放低身段,掘金基层,和国内器械企业短兵相接,这势必将引发医疗器械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

 

  然而,抢夺市场战火一旦蔓延到广阔的基层,实战性强,性能价格比和网络化的售后服务无疑将成为国产器械企业优胜的法宝。

 

3/3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