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心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心得

冬季进补,如何不“过”

举报/反馈
2012-12-20 09:56:43生命时报

  不少人选择在冬季进补,然而,一些人用人参、鹿茸时却补出了问题。有专家称,中医科的患者中,有一成是因盲目进补补出来的病。为此,《生命时报》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教授常章富、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德泉,教您在冬季“对证”进补。

  气虚

  辨明类型用人参

  主要症状:容易疲劳,没有精神,经常感觉乏力、倦怠、没劲儿等,特别是在劳累后症状加剧。舌苔较淡、舌体较胖且有齿痕。

  食补:一般建议多吃补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糯米、小米、黄米、大麦、胡萝卜、栗子等。这些食物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做汤,熬成粥效果最好。

  药补:如果虚症较严重,比如一动就气喘吁吁,气短,甚至乏力到连路都走不了,并且声音低微时,就得赶紧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药。人参是应对气虚的代表补品,但滥服现象严重。实际上,不同的气虚补法也不同。王国玮认为,一般来说,气虚而稍偏热的,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者,建议服用西洋参;气虚偏寒的可服用红参(高丽参)进补;单纯气虚的可服用白参(生晒参);气虚较严重者可服用野山参。

  血虚

  上火别吃阿胶

  主要症状:失眠、头晕、脸色发黄、指甲发白、嘴唇颜色偏淡,舌苔厚。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等。

  食补:桂圆、大枣,每天半两左右。其他的还有乌鸡、黑芝麻、鸡肉、红糖、赤豆等。此外,小米红枣粥也不错。

  药补:如果头晕、心慌很严重的情况下,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贫血,就说明血虚较严重。刘德泉认为,此时合适的补品为阿胶、当归等。但血虚的补药不适宜泡酒饮用,因为制成药酒后,喝多了容易影响胃口,导致食欲下降。常章富则提醒,阿胶实际上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血虚者。在没有食积、淤血、气滞、湿邪等情况下,才较适合服用。如果有热邪,上火、小便呈黄色、口中生疮、嗓子疼等情况,建议不要服用。此外,阿胶性滋腻,脾胃虚弱的女性服用后,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

  阴虚

  胖人别服六味地黄丸

  主要症状:最典型的是五心烦热(即两手手心、两脚脚心、心口烦热)、口眼干燥,体型偏瘦。舌头依稀可见如同土地干旱后的小裂纹、舌苔较少、舌体发红。脾气相对暴躁。

  食补:银耳、木耳、海参、山药等。银耳、木耳每天别超过一二两,熬粥最好。要忌辛辣,少吃羊肉、狗肉、辣椒、烧烤等。可饮用清茶,别喝红茶。

  药补:刘德泉表示,有些阴虚严重的人身体燥热,甚至可能脱光了衣服在地上打滚,若通过食疗及生活调理依然不好者,医生可能建议其使用六味地黄丸等滋阴的药物。如今,不少人把六味地黄丸当成壮阳保肾的佳品,甚至全家老少都服用,但它毕竟是药物,有严格的适应证,服用不对反而可能导致问题。比如胖人服用,可能影响脾胃功能;有腰膝酸冷、喜暖畏寒等明显肾阳虚症状者,也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症状明显的肾阴虚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与健脾药配合服用,且服用时间别过长。

  阳虚

  用错鹿茸可能出血

  主要症状:手脚发凉、心慌怕冷、容易起冻疮、体型相对偏胖。

  食补:羊肉、牛肉、鳝鱼、泥鳅等。阳虚的人要少吃生冷食物,做饭时可以适量加点辛温的葱、生姜、胡椒等调味品。牛羊肉一天也别超过二三两的量。

  药补:王国玮表示,补阳药物主要有鹿茸、肉苁蓉、菟丝子、冬虫夏草等。枸杞子、核桃是有效的补阳药食两用之品。鹿茸的壮阳功能较强,可磨粉或浸酒后服用;但阴虚内热者别服用,否则有可能造成出血、烦热不安等不良反应。刘德泉则提醒到,阳虚中的阳痿是最容易补错了的,很多人是在盲目补肾。其实,如果从人的生理规律来讲,男人40岁前、女人45岁前无需补肾。此外,鹿茸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与果蔬或茶中的鞣酸发生反应,所以通常建议空腹服用,服用后尽可能少喝茶,鞣酸含量高的果蔬如柿子、橘子、菠菜等,也要尽量少吃。

  进补要循序渐进

  常章富教授最后特别强调了5点:一是一般人不用吃补药。如果体质没有虚得特别严重,好好吃饭、加强锻炼,平时注意多吃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即可;二是进补前,要先咨询经验丰富的中医,辨证施治后再补,以免补出问题;三是如果确实需要进补,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来说,正常人服补气的药1天别超过3克,若是熬制成汤的话,别超过半碗;四是学会发现是否补过了。如果出现流鼻血、腹泻、腹胀、口生疮、上火、小便黄、大便干(或者以前很通畅,进补后不通畅),胃口变差等情况,很有可能是补过头了,或者是补得不正确,应尽快停止服用补药;五是中成药不能随便吃。很多人往往看着症状想当然地“对号入座”,直接去药店买非处方的中成药,这也很容易吃出问题。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果是自行购买自行服药的话,也建议开始时只服用常规量的一半。

  此外,刘德泉也提醒道,如果出现感冒发烧、有炎症、患有感染性疾病等情况,都不宜用补药。同时,大家也不要用不正规的保健品进补。

  【延伸阅读】

  秋季中药进补有讲究 对症喝汤更健康

  秋季进补:中医说12味中药最有效

刘德泉主任医师中医科 北京老年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