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市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中药市场

原药材短缺 中成药掀涨价潮

举报/反馈
2012-10-26 11:39:56生意社

  日前,同仁堂(17.20,-0.18,-1.04%)宣布自7月1日起,旗下安宫牛黄丸(含天然麝香和牛黄规格)提升终端零售价,最高涨幅达6成。而在上个月,拥有“药中茅台”之称的片仔癀(99.49,-0.57,-0.57%)已先后两次提高了内销、外销的价格,分别上调了每粒20元以及6美元。业内人士分析,中药制品企业密集调价,主要是由于中药成本提高,带动终端零售价的上涨,而随着中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后这将成为常态。

  据了解,近年来,为缓解药材短缺,大量中药企业加入到药材种植大军中,但仍然无法逆转中药材资源量锐减的趋势。目前,胡黄连、雪莲、石斛千层塔等20多种药材已严重影响生产,而未来5-10年,苍术黄精鸡血藤、威灵仙等60余种药材将延续资源危机。

  物以稀为贵,中药材的供不应求,导致其价格水涨船高,并逐步传导到终端环节。据悉,受成本压力影响,不少中药企业已有提高零售价的计划。

  业内人士表示,中药企业提高零售价,是原材料供给瓶颈带来的成本推动型提价。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三七的平均价格,曾一度冲至600元/公斤,剪口价格甚至逼近860元/公斤的水平,比2006年最低的价格上涨了20倍。

  针对这种现状,工信部已启动了扶持中药材生产的计划。工信部发布的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中药材生产项目的公示,仁和药业、康美药业、奇正藏药、广州王老吉药业等60家药企承担的项目出现在公示名单内。据了解,工信部2012年对中药材种植扶持资金规模达到1.35亿元。工信部“十二五”期间计划扶持100个中药材品种的种植,重点扶持主要中药材品种和市场紧缺品种。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