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乱服“增高药”反而不长个

举报/反馈
2012-06-29 10:43:49生命时报

  长到多高算正常

  “我的孩子需要增高治疗吗?”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新利教授对这个疑问进行了详细解读。

  “最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生长速度远远比绝对身高更重要。”王新利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父母都发愁孩子个子太矮,但很遗憾的是,门诊中很多家长无法告诉她孩子的生长速度,而这恰恰是父母更应该关心的。因为绝对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高高矮矮很正常,但生长速度却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偏离了这些规律,孩子就可能存在一些慢性疾病的问题(可能是内分泌、遗传代谢或慢性躯体疾病),一定要赶紧去医院检查。

  胎儿期:营养不良影响身高。如果孕期营养不良,15%—20%的宝宝出生后身高将受连累。这就像盖楼挖地基一样,如果地基没有打好,很难把楼盖得又高又结实。她还补充道,孕期营养与长大成人后的许多疾病有相关性,如成人期的高血压、肥胖、冠心病等。

  婴儿期:一年长25厘米。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为婴儿期。这一年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儿正常出生时的身长,一般为50厘米。长到1岁婴儿期结束时,这一年的身高一般要长25厘米,体重一般为出生时的3倍。这种生长速度是任何时候都达不到的。

  幼儿期:长高17厘米。幼儿期指的是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宝宝身高的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点,但也相对较快。一般来说,1—2周岁时,身高会增长10厘米左右,2—3周岁这一年会增加7厘米左右。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低出生体重儿(包括足月但出生体重低于2.5公斤和早产儿)家长务必密切关注孩子2岁前的身高。因为80%的低出生体重儿在2岁前生长发育会追上同龄孩子,剩下约15%—20%如果不进行干预的话,可能会导致终身矮小。

  学龄前期、学龄期:每年5—6厘米。学龄前期、学龄期指的分别是:从3周岁以后到6—7岁入小学前、从6—7岁入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止。王新利表示,这些年孩子的生长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平均每年长5—6厘米左右。如果生长速度达不到,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

  青春期:每年别低于7厘米。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一般来说,男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7—10厘米,增速最快的那一年可以长10—12厘米。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6—8厘米,最快的那一年则达10厘米。如果每年平均长高低于7厘米(女孩6厘米),就说明生长出现偏差,应尽快就医。但如果是青春期提前(女孩小于8岁就出现乳腺发育,男孩小于9岁时睾丸大于等于4毫升),因生长期缩短,身高也会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张万青)

2/2下一页
王新利主任医师儿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