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内科用药

丹参降糖抗癌新药用

举报/反馈
2008-04-21 00:33:0039健康网社区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和药效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丹参在治疗许多疑难病方面具有卓越功效,现介绍如下。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的说法。“四物”即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是补血调经的基本处方,常用于治疗血虚导致的眩晕、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耳聋、口唇及爪甲无华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丹参以活血为主,四物汤以补血为主,一味丹参何以“功同四物”?我们知道,久病可以致虚,久病也可以致瘀。人体既可因虚致瘀,又可因瘀致虚,虚和瘀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在临床治疗时,要掌握“瘀血不祛,新血不生”的原则,祛瘀与补血并重,才能收到预期疗效。由于丹参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养血补血,祛瘀生新,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味丹参的作用和四物汤功效相当,古人对丹参的赞誉评价,实际上是在强调其疗效之卓著,应用之广泛。

  降糖防变,改善循环

  以往丹参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突出、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全身性弥散性血管的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考虑到丹参能拮抗血管紧张素,有效地降低血液的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纤维蛋白酶溶解性,还能清除氧自由基,并能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于是开始研究探索用丹参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丹参具有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常服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导致的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以及大血管、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降低因并发症导致的致死、致残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例如,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丹参具有减少尿白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丹参还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粘稠度过高、微循环障碍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而且安全,作用平稳而持久,实在是一味一药多效、一专多能的良药,应用得当,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大有裨益。

  活血化瘀,保肝抗癌

  丹参为中医活血化瘀的要药,对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丹参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原则。如在脑动,脉硬化、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脉管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腹水以及神经衰弱、失眠、腰背痛、化脓性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上,丹参可斩关夺隘;对于肝纤维化、肝癌等疑难疾病的治疗,丹参同样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药效学研究发现,丹参能明显延长血栓形成时间,使实验动物的微循环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微血管内血流速度、血粘度等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心脏冠状动脉流量增加,从而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减轻急性期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加速其恢复。这些为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奠定了药效学基础。

  丹参含有丹参酚、丹参素、丹参酮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肝、抗肝纤维化、抗癌作用。实验研究发现,丹参可使肝损伤家兔转氨酶明显下降,减轻酒精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对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肝细胞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免疫性肝细胞损伤的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对于恶性淋巴瘤、各种恶性肿瘤以及子宫肌瘤等的治疗,目前也有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体现了丹参功效卓著、适应证广泛的特点。

  合理应用,趋利避害

  由于丹参疗效显著,作用广泛,目前市场上丹参及其复方制剂品种较多,深受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推崇。但也有临床报道,少数患者应用丹参制剂后,有口干、头晕、乏力、手胀麻、气短、胸闷、心慌、心前区痛、心跳加快、呕吐、恶心、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出现,也有引起皮肤过敏和肝损害。反应轻微的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影响疗效;停药几天后继续用药可自行缓解或消失;严重的要立即到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治,消除不良反应,以决定下一步治疗的取舍。

  世上无不良之药,只有不善用之人。合理用药,趋利避害应该是临床上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实习编辑:周云霞)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