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方法

不得不防的中成药毒副作用

举报/反馈
2008-02-18 00:15:0039健康网社区
不得不防的中成药毒副作用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古代人们在寻找和识别食物的过程中,误食了一些有毒的草药,在毒性反应后,却治好了某些病痛,这样就发现了中药。毒性是中药的一种基本属性,但毒性不等于毒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应用。

  为了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首先要做到药证相符。古书《医述》中讲:“凡医人用药,须先认证,认证须先审脉。审脉明,斯认证真;认证真,斯用药当。”诊断不明,药证不符,“热证”用“热药”,“寒证”用“寒药”,无异于火上加油,加重病情。

  其次要了解中成药的主要药材成分、用法、用量、配伍宜忌等。《有毒中草药大辞典》一书记载有毒性的中草药487种,其中致死量在1克以下的极毒药22种,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超量使用可致严重后果的大毒药50种。国务院发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确定的管制使用的中药有28种。例如,含有中药材黄药子的中成药,有明显的肝毒性,过量或长期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含有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的中成药因含马兜铃酸,具有明显的肾毒性,使用不当会导致肾损害;含蟾酥的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心脏损害和心律失常;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使用过量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外用的中成药一般避免内服。

  有时为了提高疗效,多种中成药配合使用,有可能使其中的某项成分重复使用,使其剂量增大,如果是毒性药材或者药性峻烈的药味,很容易发生毒副作用。还有可能在不同中成药之间出现配伍禁忌,如附子理中丸与金匮肾气丸配合应用,因两种中成药均含有附子(主要成分为乌头碱)这味中药,有可能引起毒副作用。如含有乌头的中成药与含有贝母、半夏等治疗咳嗽的中成药配合应用,就会出现配伍禁忌(“十八反”中乌头反半夏、贝母)。

  最后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有些中药毒性小,但长期服用,可蓄积中毒。

  为了避免中成药毒副作用的发生,医生不但要全面掌握中药的性味、功能、用法用量、毒性、配伍宜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熟悉中药现代药理知识,了解每味中药的主要成分、体内代谢、毒副作用等。作为患者,一般不要擅自购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购药。

  切记服用禁忌 饮食禁忌即通常所说的忌口。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何首乌、地黄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含上述中药材的中成药时,不可同食某些食物。另外,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妊娠禁忌某些中药对胎儿有损害作用,根据药物对胎儿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的大多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峻烈的中药,如麝香、三棱、莪术、巴豆等;慎用的大多是含有一些活血行气、泻下导滞及大辛大热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等。禁用的绝对不能用,慎用的可酌情使用,但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还要注意常见于药品说明书中的特殊禁忌,如含麻黄的中成药,青光眼者禁用,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复方乌鸡胶囊规定“属湿热等实证者慎用”。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