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非抗生素药也致聋?

举报/反馈
2008-01-07 00:48:0039健康网社区

  利尿药此类药物的耳聋性反应率约为7%,如利尿酸、速尿、丁苯胺酸等,往往在使用较大剂量时才发生耳损害。而速尿对听力的损害较为隐匿,需注意提防,及时停药可能恢复听力。

  β受体阻滞药心得宁、心得安、氯噻酮、美多心安、肼苯哒嗪等β受体阻滞药也有不可忽视的致聋毒性。

  水杨酸类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当每天用至6~8克时可产生、眩晕耳鸣、耳聋等毒副作用。大部分可在48小时内逐渐消失,少部分损害不能恢复。

  抗疟药此类药有奎宁、氨喹等。奎宁在治疗剂量时即可引起耳鸣、重听等反应,大剂量可能致聋,且为永久性损害,不再恢复。氯喹长期大量应用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永久性耳聋。

  抗癌药氮芥有神经毒性,大剂量应用血药浓度上升较高时损坏内耳细胞,是感音性神经耳聋的重要致病因素。长春新碱直接损害耳螺旋器。用于的顺铂大剂量时可致突发性耳聋。此类药物的总致聋率达25%~91%,但多为可逆性损害,停药后能逐渐恢复。

  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关键是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上述耳毒性药物。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