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方法

问药用药莫忘“安全”二字

举报/反馈
2008-01-03 14:55:0039健康网社区

  现如今,“小病进药房,大病进医院”已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接受,而且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OTC(非处方药)药物的不断推出,这一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地凸现。

  与此相对应的,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自觉地保护自身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健康活到100岁”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我国引入“OTC概念”三周年之际(2000年1月1日我国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我们采访了上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博士,从“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角度给大家提个醒。

  “药毒”危害不可小视

  杜文民博士说,“药品不良反应未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这是件危险的事。”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1年报告显示,在上海的31家三级医院中,竟有19家三级医院未报告一起药品不良反应。全市总共只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509例,其中3例致死,近10例严重致残,过敏性休克更多,这些都与药品的用法与用量有关。杜博士称,在正常情况下,上海每年的药品不良反应至少在3000例以上,但绝大部分被“漏报”了。19家三级医院一年竟没有一起药品不良反应,叫人怎么相信?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名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其中因严重不良反应入院治疗的患者在25~50万之间。

  而病人不遵医嘱盲目加量,或自已随意买药自服,则更加危险。譬如一种属于国家二级控购药品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利他林,竟成为上海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寻觅的“聪明药”。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就自以为孩子得了“小儿多动症(BMD)”,自行弄来利他林给孩子吃。家长们你可知道,当你的孩子出现不思饮食、面色苍白,有的甚至产生了抑郁症等情况时,这些可都是那个“聪明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呀!

  如何判断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即是“合格药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有害反应,多表现为变态反应,如皮肤瘙痒过敏性哮喘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反应也时有发生。

  如何判断?杜博士总结的经验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发生可疑不良反应,首先看药品说明书是否注明,如果已经明确注明,则可能性较大。

  根据用药时间顺序来判断。一定是用药后发生或加重的症状

  (1)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如有的做皮内试验后,针头尚未拔出,过敏反应即已发生,病人很快出现灼热、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

  (2)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如固定性红斑常发生在同一部位,呈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常有水疱,伴有发热等症状。

  (3)在半小时至2小时发生: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用药后1~2周发生:如多形红斑常在用药后2~7日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大都在10日后发生,体温高达39~41℃,洋地黄反应与利尿剂引起的水肿也多在1~2周后出现。

  (5)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如链霉素导致的耳聋,常在停药后6个月出现。抗癌药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常在用药后1年以上才出现。氯霉素、保泰松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类似的情况。联用含非那西丁成分的解热止痛药,在数十年后可能出现肾癌膀胱癌等。

  根据具体症状来判断。一般而言,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导致的耳聋,以及青霉素、碘制剂等酿成的过敏性休克。但也有相同者,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降血压药,若长期应用后突然停用,会造成血压骤升、心率加速,甚至出现颅内出血,需立即抢救;又如贸然停用心得安,对心绞痛病人会引起较用药前更为严重的症状,常在夜间突然发生,且造成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甚至发生严重的心肌梗死,有死亡危险。

  是否有再激发现象。即是否会再次用药发生同样的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中成药及中药也会引起过敏反应。如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穿心莲注射液、复方地龙注射液及贝母、红花、丹参、紫草、槐花、大青叶、千里光等,用药时应予以注意。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1年报告的509例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35例报告来自25家医院,48例报告来自患者个人,其他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杜博士分析道,药品的不良反应并非药品的质量所致。虽然新药上市前的药理、毒性实验显示其安全性良好,但由于使用者个体存在差异,不可能绝对避免在临床使用中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示临床对上市的药物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老年人和儿童是药源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即使是OTC药品,也不能大意。对于我们每个病家和消费者来说,应该做到:

  及时反馈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该及时通过医生、药师或直接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报告,并且进行用药咨询,以避免再次发生。

  及时就医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就医。

  杜博士最后的忠告是,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微乎其微,但对受害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有必要提醒每一个人,问药用药,勿忘“安全”二字!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咨询服务电话:021-62408554)

  9种常用药有较重不良反应

  日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通报,公布了疑有较重不良反应的9种常用药物。

  感冒通(片剂):警惕出血性不良反应。

  该药可疑不良反应病例有:消化道出血血尿、过敏反应等。建议老人、儿童、肝肾功能下降者、有出血倾向及对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组织胺药过敏患者慎用。

  龙胆泻肝丸:警惕肾脏损害。

  龙胆泻肝丸主要成分有龙胆、柴胡、关木通等,其中关木通里的马兜铃酸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建议老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下降者慎用,尤其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监测。

  阿司咪唑(片剂):可引起过敏性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

  有研究表明,这种长效、无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有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应禁忌与酮康唑、红霉素等多种药同时使用。肝功能严重异常、QT间期延长(心电图)或服用影响QT间期药物(如一些抗心律失常药、抗生素等)、电解质异常及使用导致电解质异常的利尿药的病人应避免使用。

  酮康唑(片剂):警惕损害肝脏。

  酮康唑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它被怀疑引起肝损害和过敏性疾病,是引发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药物之一。

  安乃近(片剂、注射剂):可能引起休克虚脱等严重不良反应。

  安乃近的严重不良反应在20世纪70年代广受关注。建议仅限于其他解热镇痛药无效的患者短期使用。连续用一周以上,须加强血象监护。

  甲紫溶液:可能致癌,体外诱导细菌及细胞突变。

  甲紫溶液(龙胆紫)是常用消毒防腐药。民间广泛用于皮肤、黏膜炎和鹅口疮的局部治疗,甚至内服用来驱蛲虫。建议在破损皮肤、黏膜、创面上谨慎使用。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药:警惕寒战、高热、皮疹和过敏性休克。

  脑蛋白水解物临床主要用于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伴有的记忆减退、注意力集中障碍等症状。

  噻氯匹啶(片剂):警惕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对不适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使用本品时要注意血液学监测。

  氯氮平(片剂):警惕粒细胞减少症。

  作为常用抗精神病药,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等,易发生粒细胞减少,且死亡率较高。建议医务人员使用时前3个月注意每周检查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责任编辑:梅一多)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