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药理知识

降糖药常识

举报/反馈
2008-01-03 14:18:0039健康网社区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是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使身体有足够的胰岛素以利于血糖的下降。所以,磺脲类降糖药的适用对象应该是血糖比较高,但还有潜在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常用的磺脲类降糖药有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美吡达、迪沙片)、格列苯脲(优降糖)和格列美脲。

  提示:这几种药的作用方式和适用对象略有不同,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苯甲酸衍生物类降糖药这类降糖药虽也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但它的结构及作用部位与磺脲类降糖药不同,故又称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与磺脲类降糖药相似,其适用对象主要为不胖的、有潜在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但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这类药物有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

  双胍类降糖药这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抑制食欲及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为这类药物不要求身体必须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所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适合用。双胍类降糖药能使人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所以对那些食欲旺盛、肥胖者可作为首选药物。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的结构类似于葡萄糖,故与葡萄糖抢夺受体,这样就延缓了葡萄糖的吸收。因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使患者餐后糖的吸收延缓,不出现血糖高峰,故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这类药物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特别是餐后血糖较高者。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拜唐苹、卡博平)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种。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是最新的一类口服降糖药。它们虽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但能从多个角度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所以有人把这类药物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国内市场上供应的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和吡格列酮(卡司平、艾汀)。

  长期使用口服降糖药会不会损害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许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当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时,临床上使用的各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是长期服用药物时,一定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一旦肝、肾功能明显下降,患者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或改换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必要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切忌自作主张滥用药物。

  为什么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

  科学合理地使用胰岛素可以降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阻止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依靠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进行终生替代治疗,不用胰岛素就会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此类患者必须终生坚持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能用胰岛素吗?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也要用胰岛素治疗:

  经过规范的饮食控制、运动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11.1 毫摩尔/升,餐后血糖>13.9毫摩尔/升或糖化血红蛋白持续≥8.0%)或口服降糖药物无效,以及口服降糖药物有禁忌的患者。

  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

  合并严重并发症(如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心脏病变、皮肤病变等)或肝、肾功能不全,应改用胰岛素治疗。

  处于应激状态,如大中型手术、重度感染、严重创伤、高热、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

  营养不良,如显着消瘦,合并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

  糖尿病妇女妊娠期间,必须选择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无影响;而口服降糖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营养代谢及发育有不良影响。

  还有哪些人可用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在怀孕期间发生糖尿病或第一次发现葡萄糖耐量低减)。

  继发性糖尿病,如胰源性糖尿病(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切除术后等)、肝源性糖尿病等。

  迟发型自身免疫型糖尿病,临床上表现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中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GAD)阳性患者。

  糖尿病患者出现便秘除了吃药还有什么办法?

  如果不是经常便秘或自觉便秘不很重者,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清晨起床后喝一杯凉白开水,平时养成喝水的好习惯;晚上睡觉前平躺在床上,双腿微蜷,放松身心,双手搓热后用右手掌部以脐为中心,以掌部长度为半径,手掌部皮肤贴于腹部皮肤,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分钟60次左右,每晚5~8分钟即可。另外,要养成每天做适度运动的习惯,运动可以加强胃肠动力,保持大便通畅。

  (责任编辑:梅一多)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