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记者昨日从医院消化科了解到,近三个月以来,经该院消化科诸葛宇征主任医师治疗和会诊的因过量服用“土三七”造成肝损伤的患者已经达到6例,其中1例因多器官衰竭 已死亡,1例因病情过重放弃治疗也已死亡,1例出现肝衰竭正在等待肝移植,另外3例正在接受保守治疗,治疗效果也不容乐观。因此,专家郑重提醒,“土三 七”非“三七”,切不可自行服用。
病例:为活血吃土三七吃坏肝
一位40来岁的女性患者,4个月前因车祸导致骨折,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后常感骨折处疼痛。听邻居说“土三七”可活血化瘀,缓解疼痛,刚好一个亲戚家 就自种了“土三七”,于是要了一些回来。服用2周后,该患者开始感觉腹胀,伴双下肢浮肿。在当地医院查B超显示腹腔、盆腔内大量积液,予以利尿、补充白蛋 白治疗,腹胀稍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因腹胀再次加重,于是来南京鼓楼医院寻求诊治,接诊的顾超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及各种检查,诊断为因超量服用“土三七”所致 的肝小静脉闭塞病。
另一位60多岁的安徽男性患者,一年前感觉膝关节疼痛,听人说土三七可缓解,便用其泡酒喝。可是大半年后出现腹胀、胃口差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开了一 些促消化的药服用,但无任何缓解,症状还不断加重。后来到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就诊,也被诊断为肝小静脉闭塞病,现正在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释疑:土三七的毒性很强
“土三七”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人们要吃它?又为什么为导致如此严重的肝损伤?
鼓楼医院消化科诸葛宇征主任介绍,市民常常把“土三七”混淆为“三七”。“三七”属五加科人参属,以根、根状茎入药,无毒,是名贵中药材,可散瘀止 血、消肿止痛,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肿痛等。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和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其作用奇特,被 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
但“土三七”完全不同于“三七”,“土三七”别名“菊三七”,又名“三七草”,为菊科。两者虽然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均有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功效,但来源于不同科植物,更重要的是毒性不同!
“土三七”是一年多生的草本植物,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 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一些受到肝损伤的重症 患者,甚至只能求助于换肝手术来维持生命。
提醒:三七和土三七如何区分
三七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我国应用已有上千年历史。由于三七名贵,因而出现了许多以三七命名、但实际与三七作用完全不同的其他三七,“土三七”就是其中一种。
诸葛主任介绍,正是由于土三七和三七具有相似功效,而土三七便宜,容易生长,很多人自己就可以栽种,因此他们便用土三七代替三七,要么大剂量煮服土 三七水治疗跌打损伤,要么长期服用土三七泡酒作为养生保健,从而导致中毒。据介绍,因土三七导致的肝损害,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过了急性期,肝损害常无 法逆转,死亡率很高。而一些基层医院,对这样的病例并没有认识,有的忽略了询问病史,对治疗造成了延误。
诸葛主任提醒,其实“三七”和“土三七”很容易辨别,可从叶形和花形来看,五加科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 花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鉴于土三七有毒,且中毒后难以治疗,专家建议老百姓切不可自行服用。
(责任编辑:王翊榆 实习编辑:朱燕梅)
主管技师
信阳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南京鼓楼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 药剂科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杭县解放路641号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河北省怀来县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凤岭街2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十堰市汉江路22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黄州区中环路31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汾阳路总院: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83号;宝庆路分部:宝庆路19号;浦东分院:耀华路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