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女性用药

常见3类避孕药使用知识大全

举报/反馈
2011-06-03 08:37:0039健康网社区

  目前,全球约有超过1亿女性在服用避孕药,而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可能成为长期依赖者。在欧美发达国家,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率约为40%,每四位女性就有一位把口服避孕药放在手提包里。然而,在我国20至29岁的女性中只有2.3%的人使用口服避孕药,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国女性对避孕药的使用及效果仍心存疑虑。

  常见几类避孕药的机制和副作用

  1、短效避孕药

  作用机制:短效避孕药从四方面来使女性避孕:利用激素对下丘脑的调控来抑制排卵、增加宫颈黏液厚度防止精子穿透、抑制输卵管收缩、抑制子宫内膜生长防止受精卵着床。多点避孕使得短效避孕药成为目前避孕效果最可靠的避孕药。

  副作用:只在服用的前三个月极少数女性可能会有出血、头晕等现象,但一般很容易在一到三个月以后适应。短效避孕药因其药物剂量低、代谢快,副作用要小得多。缺点是每天需要服用,如遗忘两天以上会有妊娠风险。

  2、紧急避孕药

  作用机制:大剂量的孕激素冲击使宫颈黏液增厚,干扰受精过程,促使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变并脱落,阻止受精卵着床。因此受精卵一旦成功在子宫内着床,紧急避孕药便不能再产生避孕作用。紧急避孕药的有效率为70~80%。

  副作用:高的剂量对肝脏损伤大,如果服用频率高则对身体伤害大;发生不规则出血或者月经改变的比例高;高剂量孕激素使类早孕反应增加(如:恶心、呕吐),并可能因呕吐(如果在两小时内)而需要重新加服;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再次发生性生活,仍有妊娠的可能。

  3、长效避孕药

  作用机制:这类避孕药中的成分进入人体后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机制与短效避孕药相同,但起长效避孕作用。

  副作用:容易头晕、呕吐、体重增加、出血;也会出现类早孕反应:因为缓释的药物在服用初期会有一个高的血药浓度,副反应大,女性的适应性差。有此反应的人约占用药人数的50%;因药物在体内被脂肪组织吸收储存,代谢慢,需要停药后半年以上才可以计划怀孕。

  为什么吃避孕药还是有可能会怀孕

  如果正确使用,且每天定时服用避孕药的话,怀孕的几率约在1%左右,这代表每100个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最多只有一个会怀孕。

  失败的原因就是排卵的抑制没有完全失效,体质因素,或是有服用影响避孕药的药物,例如抗生素、镇静药等等,不过大部分失败的例子都是下一次服用避孕药的时间太晚,或连续忘了吃药,而导致失败的几率变高(只剩92%的避孕效果)。如果每年有100个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使用方式不正确,那么当中就会有8个怀孕。

  如果不想有意外发生,那么你就得设法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服药。你可以把服用避孕药当成每天出门之前都得要做的事情。例如每天早上你都得喝完咖啡才去上班,或出门之前你一定得化妆一样。如果你本来固定在晚上服用避孕药,却又时常发生忘记服用的状况,那么改为早上服用避孕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避孕药里的荷尔蒙需要经由人体的血液循环来作用,如果身体质量指数大,那么循环效果就会比较差。还有,体重较重的女性身体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常常在服用下一颗药前,荷尔蒙就被身体给吸收掉了。医生建议体重过重的女性使用剂量偏高的避孕药,确保身体里有足够的荷尔蒙可以抑制排卵。

  注意事项:请警惕药片不是你的糖丸

  1、经临床观察后发现,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体重平均值不会明显增加;

  2、紧急避孕只是一种应急方式,并非一种常规避孕措施!药物紧急避孕只能对本次无保护的性生活起作用,本周期服药后性生活仍应采取其他可靠的避孕措施。如果不注意,用药的当月就可能怀孕;

  3、一个月经周期中只能使用紧急避孕药一次,第二次则会失效;

  4、紧急避孕失败而妊娠者,新生儿畸形发生率高,必须终止妊娠;

  漏服长效避孕药的解决办法

  如果有一天忘记服药,最好在12小时内尽快补服,当天原有药丸仍应继续按时服用(你可于第二天连吃两颗避孕药),就可以达到避孕的效果;

  若一连两天忘记吃药,应连续两天每天服用两颗,以后再每天服用一颗,直到整盒药吃完为止。这样的情况下避孕效果并不可靠,建议最好同时配合其他避孕方法(例如使用安全套);

  若连续三天忘记服用避孕药,那么赶紧打电话给妇科医生。

(责任编辑:张炯光 实习编辑:萧雅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