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功过关木通

举报/反馈
2007-11-21 15:06:00《家庭用药》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因茎中有小孔,头尾相通,主产东北,故名。本品因有肾毒性,2003年4月1日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取消其药用标准,尽管中药业界尚有不同看法,不过现在关木通已不再是药物了。所有这一切皆因为关木通含有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马兜铃酸类成分。

  马兜铃酸及其肾损害

  马兜铃酸于1953年被发现,早期研究证实其有抗炎、抗肿瘤和免疫增强等活性,临床用于治疗炎症、感染性疾病和癌症辅助治疗 (德国曾有制剂Tarkoyt,1981年撤消) ,1964年发现可致急性肾小管坏死,1982年报道有诱变性,1996~2000年被证实有基因致癌毒性。其静脉给药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每千克体重60毫克。

  短程超剂量使用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小剂量长期服药呈现慢性肾毒性反应,肾脏机能不正常者使用含马兜铃酸药物更易招致肾损害。

  中草药肾病与马兜铃酸肾病

  20世纪90年代初,广防己和关木通在欧洲引起大规模中毒事件,比利时事件是使用有毒的广防己替代无毒的粉防己,英国事件则是用有毒的关木通替代无毒的川木通所致,欧美媒体曾将这种情况渲染为“中草药肾病”,现在国际上将此类情况改称为“马兜铃酸肾病”。

  关木通

  中医认为关木通性寒,味苦,有毒。归心、小肠、膀胱经。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水肿,热淋涩痛,白带,经闭乳少,湿热痹痛。内服用量3~6克,单次口服10克即可引起中毒。

  以前龙胆泻肝丸、小儿肝炎颗粒、妇科分清丸、导赤散、安阳精制膏、大黄清胃丸、分清五淋丸、小儿金丹片、小儿金丹丸、跌打丸、导赤丸、排石颗粒、母乳灵冲剂、清淋冲剂、耳聋丸、回春片等70余种成药含有关木通,止痢十五味丸等13味藏药成药中也含有关木通,现在按照SFDA的要求,全部用木通科木通替代。

  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方子,始载于《东垣十书·兰室秘藏》卷下5页,迄今有700余年的历史了,后世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黄芩、栀子、甘草3味药,成为龙胆草、栀子(炒)、黄芩、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生地、柴胡、炙甘草、泽泻共10味药,用于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

  凡三焦(从眼鼻、肝胆到盆腔)有湿热内蕴者均可服用龙胆泻肝丸以清解之,重点是泻肝胆实火。但中医认为该方药多苦寒,易伤脾胃,非实火上盛,不可轻用,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孕妇慎用。此外,龙胆泻肝丸作为治疗药物,中医绝对不支持长期、大量服用,中病即止是使用原则。

  清·程久圃的《医述》认为“木通能引邪过界,不可轻用”,“惊骇本属心虚,反用木通泻心,多有困惫不救者;伤食误用木通,脾胃寒,有增其呕恶腹痛者;吐泻误用木通,脾胃益伤,有累成慢惊者”,这些副作用“非木通之害,不善用者之害也。”近几年,报道的龙胆泻肝丸可引起肾损害,有相当一部分由龙胆泻肝丸引起的肾损害与患者不遵医嘱、自作主张长期或大量服用该药有关。

  小知识

  副作用 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伴随着治疗作用而出现的其它不期望的有害作用。例如人为了治疗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疼痛而服用阿托品,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眼内压增高等;手术后的病人为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服用阿托品,出现胃肠道平滑肌松驰、腹部胀气。

  药害 包括药品质量问题和误用,超大剂量使用及用药不当所引起的有害反应。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