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该药已于2001年10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HIV感染的治疗
并在HIV和HBV重叠感染的病人中显示出,对HBV野生株和拉米夫定(LAM)耐药株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TDF与阿德福韦酯(ADV)结构十分相似,但治疗剂量TDF(300mg/d)较ADV(10mg/d)有更强的抑制HBV的作用;另外,对ADV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TDF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德国学者van Bommel等在2007的美国AASLD第58届肝病年会上,报告了对应用LAM耐药后,换用ADV再次出现耐药的1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了超过12月的TDF单一治疗;并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进行了HBV聚合酶基因克隆测序。其中,TDF治疗前有4例存在rtA181T/V合并rtN236T位点耐药变异,3例存在单一rtN236T位点耐药变异,各有1例存在单一rtA181位点、rtM204Q合并rtA181T位点、rtM204V合并rtL180M合并rtN236T位点的耐药变异。结果显示:治疗至12个月时,HBV-DNA下降4.4(2.8~5.5)log10copies/ml,10例中仍有8例可检测到平均为3.3(1.5~4.9)log10copies/ml的HBV-DNA。在观察的平均17±2.4(12~24)个月中,5例病人HBV-DNA<400copies/ml。
TDF治疗12个月时,对其中2例病人加用LAM, 2月后HBV-DNA低于检测水平(35copies/ml)。整个治疗过程中无病人出现病毒学突破。结论:TDF单一治疗对ADV相关及合并的不同耐药变异位点的HBV-DNA均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当然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更长的随访时间,方可全面评价TDF对ADV耐药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关针对TDF的HBV逆转录酶耐药变异,2005年Sheldon等在LAM耐药并应用TDF超过48周的慢性HIV/HBV重叠感染的2例病人中,发现了1个新的HBV逆转录酶变异位点rtA194T,其中1例病人(rtA194T + rtL180M + rtM204V)在发现rtA194T时,出现ALT升高的肝炎发作;并在该多点变异病毒株成为优势株的同时,HBV DNA由2.6log copies/ml升到4.1logcopies/ml。另1例病人在发现rtA194T等多点变异(rtA194T + rtV173L + rtL180M + rtM204V)后,无HBV DNA突破,ALT也无升高。体外试验表型药物敏感实验显示,A194Tt和L180M+A194T+M204V病毒株针对TDF的药物敏感性分别下降7.6倍和10倍以上。以上研究结果提示,HBV逆转录酶变异位点rtA194T,可能是针对TDF的1个新的HBV逆转录酶的耐药变异位点。另外,虽有体外试验表明,TDF对ADV相关耐药位点rtN236T和rtA181V阳性的HBV的药物敏感性分别下降5倍和1倍;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未发现该两个耐药位点的出现。
在2007年11月召开的美国AASLD第58届肝病年会上,公布了针对HBeAg阳性初治和HBeAg阴性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TDF与ADV对照的Ⅲ期临床注册试验48周的研究结果。据此,2008年4月25日欧盟已批准TDF在其27个成员国用于治疗成人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同时,土耳其和新西兰也批准了该治疗指证。最近,于2008年4月23~27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EASL第43届欧洲肝病年会上共有6篇有关TDF的临床研究论文进行了大会发言,现将有关内容作一简介。
一、针对曾接受过LAM和ADV治疗并出现耐药变异或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应用TDF治疗的临床研究。
德国学者van Bommel报告了127例HBV-DNA>105copies/ml,年龄45±12(19~74)岁,采用TDF治疗超过6个月以上的来自15个中心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其中HBeAg阳性有75例,121例曾接受过LAM和等治疗。该127例病人接受了TDF(300mg/d)平均治疗时间20(6~54)个月。结果表明,治疗12个月时,HBV-DNA平均降低了4.1±1.3(1.4~7)log10copies/ml,HBV-DNA<400copies/ml为85%,HBeAg转换为16%,有1例HBsAg消失;ALT正常由基线的33%升高至治疗12个月时的70%。治疗基线时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肝硬化、HBeAg状态和LAM耐药均未影响TDF的治疗应答。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见HBV-DNA>1 log10copies/ml的病毒学反弹和TDF耐药的出现。结论:在曾用过核苷(酸)类似物、即难治性单纯HBV感染的病人,TDF单一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且无耐药的出现。
德国学者Berg等对正在服用ADV且6个月以上、HBV-DNA仍大于1000 copies/ml的105例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采用进行中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按1∶1比例分为TDF(300mg/d)治疗组和TDF联合恩曲他滨(FTC)(200mg/d)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68周。入组标准为:18~69岁、单一HBV感染的HBeAg阳性或阴性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HBV-DNA>103copies/ml,ALT<10倍正常值上限(ULN)。入组的105例病人平均年龄39岁,76%为男性,42%来自亚洲,57%曾用过LAM;基线时,22%存在ADV和LAM相关耐药变异,HBV-DNA为5.97 log10copies/ml,51%ALT>ULN,73%HBeAg阳性,ADV的平均用药时间61(20~131)周。HBV-DNA检测采用罗氏COBAS TaqMan法(最低检测限为169copies/ml)。每治疗24周,若HBV-DNA>400copies/ml的病人,则开放给予TDF联合FTC治疗,直至168周。治疗48周的结果显示,TDF治疗组和TDF联合FTC治疗组HBV-DNA<400copies/ml均为81%,HBV-DNA分别下降2.46和2.49 log10copies/ml。
二、针对HBeAg阳性初治和HBeAg阴性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TDF与ADV对照的Ⅲ期临床注册试验,现72周的研究结果已公布。
加拿大的Heathcote等学者报道了TDF与ADV对照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GS-174-103)。入组标准为:18~69岁、单一HBV感染的HBeAg阳性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HBV-DNA>106copies/ml,ALT>2×正常值上限(ULN),Knodell炎症坏死积分≥3分。按2∶1比例随机双盲分组,分别给予TDF(300mg/d)和ADV(10mg/d)。治疗48周时开盲,此后两组均给予TDF治疗至5年。于治疗前、治疗48周和治疗5年结束时,分别做肝活检;采用罗氏COBAS TaqMan法(最低检测限为169copies/ml)检测HBV-DNA。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48周时完全应答,即HBV-DNA<400copies/ml、组织学Knodell积分降低≥2分和无纤维化进展。本研究共有266例初治病人入组,平均年龄34岁,69%为男性,52%为白种人,36%来自亚洲;基线HBV-DNA为8.7 log10copies/ml。治疗至48周时,TDF和ADV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67%和12%(P<0.001=,组织学改善率为74%和68%(P>0.05),HBV-DNA<400copies/ml为74%和12%(P<0.001=,ALT复常率为69%和54%(P=0.018),HBeAg血清转换率为21%和18%(P>0.05),HBsAg消失率为3%和0%(P=0.018)。治疗至72周时,TDF组HBV-DNA<400copies/ml由74%提高到79%(ITT评价法),如果采用合格病例(PP)评价法(即所有治疗到72周的病例)则为89%;ALT的复常率由69%提高到77%;64周的HBeAg血清转换率由21%提高到26%,HBsAg消失率为由3%提高到5%。由ADV转为TDF治疗24周时,HBV-DNA<400copies/ml由12%提高到76%(ITT评价法)和82%(PP评价法);ALT的复常率由54%提高到61%。
法国的Marcellin等学者报告了TDF与ADV对照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GS -174-102)。入组标准HBV-DNA>105copies/ml,ALT>ULN的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余入组指标,以及治疗方案、检测指标和主要疗效指标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Ⅲ期临床试验。本研究共有375例病人入组,平均年龄44岁,77%为男性,65%为白种人,25%来自亚洲;其中18%曾用过LAM。基线HBV-DNA为7.8 log10copies/ml,64%的ALT>2×ULN。治疗至48周时,TDF和ADV组取得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71%和49%(P<0.001=,组织学改善率为72%和69%(P>0.05),HBV-DNA<400copies/ml为92%和59%(P<0.001=,ALT的复常率为77%和78%(P>0.05)。治疗至72周时,TDF组HBV-DNA<400copies/ml由92%变为91%(ITT评价法)和98%(PP评价法),ALT的复常率由77%提高到79%。由ADV转为TDF治疗24周时,HBV-DNA<400copies/ml由59%提高到88%(ITT评价法)和98%(PP评价法);ALT的复常率由78%变为77%。
经对治疗至72周HBV-DNA>400copies/ml的以上两个Ⅲ期临床试验的TDF治疗组所有血清样本进行耐药变异检测,未见耐药变异。TDF治疗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好。以上两个TDF的Ⅲ期临床试验已拟延长至8年。
德国的Manns等学者对以上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Ⅲ期临床试验(GS-174-102)中曾用过LAM的TDF组49例病人,与以上2项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初治TDF组377例病人比较发现,48周的疗效类似。曾用过LAM组和初治组病人HBV-DNA<400copies/ml分别为88%和86%(ITT评价法,下同),组织学改善率分别为80%和72%(P>0.05),ALT的复常率分别为78%和74%,以上均为P>0.05。
西班牙的Buti等学者对以上2项HBeAg阳性(GS -174-103)和阴性(GS-174-102)慢性乙型肝炎的Ⅲ期临床试验中的代偿性肝硬化(Knodell肝纤维化积分=4分)81例与非肝硬化组341例病人比较显示,48周的疗效类似。代偿性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病人的HBV-DNA<400copies/ml分别为85%和87%(ITT评价法,下同),组织学改善率分别为79%和73%(P>0.05),ALT的复常率分别为69%和775%,以上均为P>0.05。
从以上临床研究的资料可看出:无论是初治的还是曾用过核苷(酸)类似物并出现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TDF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未发现HBV的突破和HBV耐药变异;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实习编辑:朱燕梅)
主管技师
信阳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药剂科
主治医师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 药剂科
住院医师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天津市河东区天津铁厂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长兴中街6幢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庆市让胡路区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河北省曲阳县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太康县西环路三里桥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前进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