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头孢地尼是在头孢克肟的基础上开发的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
其化学结构特点是在7-氨基头孢烷酸骨架的7位侧链上引入氨基噻唑基、羟亚氨基,3位侧链上引入乙烯基。
头孢地尼口服常用剂量为100毫克,每日3次。空腹口服头孢地尼100毫克,约4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峰浓度为1.11毫克/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70%。在体内分布广泛,向痰液、扁桃体组织、上颚黏液组织、中耳分泌物、皮肤组织移行良好,未见向乳汁中转移。其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无其他活性代谢产物,血浆生物半衰期为1.6~1.8小时。
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地尼对G+、G-菌有广谱抗菌活性
可抑制90%~100%的临床分离菌,如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表皮葡萄球菌(MSSE)、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甚至对淋球菌、卡他布兰汉菌、吲哚阳性的变形杆菌也有良好疗效,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无效。临床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细菌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的治疗。
与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泊肟、头孢克罗相比,头孢地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G+菌的抗菌活性强;而对G-菌,其抗菌活性与头孢克肟相似,明显优于头孢克罗。
头孢地尼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及作用特点有关。头孢地尼将头孢克肟7位侧链上的羟甲氧亚氨基取代为羟亚氨基,不仅保持了头孢克肟对G-菌的抗菌效力,而且还增强了现有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时G+菌的作用,特别是对葡萄球菌属的抗菌效力。同时,头孢地尼与青霉素结合位点有较高的亲和力,主要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和青霉素结合蛋白3(PBP3)。
另外,头孢地尼对需氧菌产生的多种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从相对降解率数值来看,低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代表品种头孢氨苄和头孢克罗1~2个数量级,而与头孢克肟相似;对厌氧菌β-内酰胺酶稳定性稍弱,但也强于头孢克罗。因而,头孢地尼对多种产β-内酰胺酶临床分离菌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与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同,头孢地尼具有较长的PAE(抗生素后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头孢地尼免疫调节作用有关。据有关报道,低浓度(0.03~0.06毫克/毫升)头孢地尼即可明显提高吞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能力,并且此作用在去除头孢地尼后,仍可持续存在约130分钟。而同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克肟则无此作用。
头孢地尼上市以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皮肤科、妇产科、泌尿科等敏感细菌导致的感染。在日本,经1431例临床研究表明,其有效率达81.8%,副作用发生率为3.1%。在美国,466例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服用头孢地尼100毫克,每日3次,与300毫克,每日3次的有效率分别为91%与93%,表明其治疗效果相似。因此,可以认为,头孢地尼是一个高效、安全、方便的第三代头孢类口服抗菌药物。
(实习编辑:朱燕梅)
住院医师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新疆医科大第二附七道湾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