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药物致眼部不良反应需关注

举报/反馈
2010-12-25 01:26:0039健康网社区

  有些科用药可引起局部刺激、过敏等不良反应,临床较易发现。而有些非眼科治疗药物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或是眼科用药引起的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却往往被忽视。

  药物过敏或毒性反应可致唾液腺泪腺皮肤和全身广泛病变,严重破坏泪腺组织、结膜及角膜上皮,导致角结膜上皮广泛瘢痕,常伴发角结膜睑球粘连,并阻塞泪腺、副泪腺导管口,引起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由此又可引起患者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

  眼科医院主任药师张颖表示,与眼科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医生药师的关注,在应对眼科症状时,应考虑相关诊断。

  药品导致眼部不良反应原因多样

  根据文献资料和自己的临床观察,张颖总结了如下几种药品导致眼科不良反应的原因。

  药物本身药理作用引起 有研究认为,激素促使溶酶体酶释放和对粘多糖的分解,使房水排出管道内粘多糖类聚积进而妨碍房水流出,致眼压升高。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的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性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的环化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导致体液储留而引起眼睑部水肿。地卡因是常用黏膜表面麻醉剂,穿透力强,麻醉效果好,但缺点是毒性大。眼科检查中,地卡因也是常用表面麻醉剂。地卡因可引起角膜上皮剥,甚至有科以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致死病例报道。硝苯地平有直接松弛平滑肌,尤其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且对毛细血管后静脉血管的舒张作用较小动脉更为持久,可能导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特殊方法、特殊部位用药引起 有病例报道鼻甲注射康宁克通A致盲。解剖学提示,鼻黏膜注射药物有进人眼动脉的可能。头面部局部、结膜下、球后注射药物,局部浓度过高,有可能引起血管痉挛,突发黑蒙,甚至休克

  特殊剂型药物引起 混悬剂氢化泼尼松是一种颗粒状混悬液,颗粒很长时间不能溶解吸收,如果这些颗粒阻塞微循环有可能引起眼底动脉栓塞,造成视神经的循环障碍,可能造成暂时甚而永久失明。

  操作不当引起 曾有临床医生报道过3例庆大霉素结膜下注射误人眼球内,导致视网膜中毒性改变的病例。此种视网膜毒性一旦发生,则不可逆转,重在预防。

  用药时间过长、给药速度过快、药物浓度过高引起

  如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眼部炎症时间过长,引起眼压升高;静滴甘醇降眼压速度过快导致低颅压甚至休克。有报道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丝裂霉素C(0。04%~0。05%)滴眼剂滴眼7天后引起坏死巩膜炎。丝裂霉素是由头状链霉菌分离出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具有抑制DNARNA蛋白质合成的作用。翼状胬肉切除术两周内,其创面组织尚未完全修复,局部使用丝裂霉素易发生创面组织坏死,而且0。04%~0。05%的浓度过高。

  不良反应的预防需依靠临床医师和药师

  通过对与眼科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和发生原因进分析,张颖提示眼科医生在接诊时,一定要问诊详细,尤其是关于近期药物使用的情况。考虑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张颖认为,临床医生严格控制药物使用时间,对相关的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如使用激素治疗,定期监测眼压,一旦有眼压改变,应立即停药;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浓度,如丝裂霉素不超过0。2毫克/毫升;熟悉掌握药物作用机制,正确选择治疗药物;特殊部位用药要慎重,用药操作技能要熟练,如结膜下注射药物。

  此外,药师也应发挥指导作用,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如当患者静滴甘露醇时,如果同时服用乙酞哇胺和维生素C,为避免加重肾脏负担,乙酞哇胺要与维生素C分开服。

  一旦发现眼科相关的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对症处理。外眼的过敏症状,可应用激素、抗生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眼压升高应给予降眼压治疗,角膜损伤给予角膜修复药物。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