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儿科用药

中医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举报/反馈
2010-12-18 01:13:0039健康网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中医治疗

  普通型(心积热):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其中口疱疹色红,疼痛剧烈,患儿流涎较多,纳差,不能进食,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中医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药物:大黄3克,黄芩6克,黄连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普通型(湿热交阻):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口舌疱疹色暗红,疼痛不剧,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红,苔白腻或稍黄腻。

  中医治法:辛开苦降,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

  药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黄芩6克,黄连2克,干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皮疹,高热,无汗,烦躁,嗜睡,烦躁,易惊,或伴肢体痿软、瘫痪,舌红,苔白腻或黄腻。

  中医治法:清热化湿,镇肝熄风

  方药:风引汤加减

  药物:大黄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干姜3克,桂枝6克,甘草3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重症加减方案:热势较盛,加用羚羊角粉;肢体阵挛重,加用薏苡仁、地龙、木瓜便秘减赤石脂,腹泻减大黄,减生石膏用量,加用升麻、葛根;肢体软瘫,加用鲜地龙、秦艽、威灵仙、丝瓜络(湿热条辨方);后期热退减石类药物,益气养阴清热通络。

  预防手足口病 中医有良方

  手足口病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可采用金银花、茵陈、大青叶、生薏仁、甘草等煎水预防。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理论里“温病”的范畴,被称为湿热疫毒,而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手足口病分为“常证”和“变证”两大类六个证型,主张分别对症施治。其中,目前因引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出现的EV71感染,大致可被归入“变证”一类。

  我们主张对手足口病采用清热、解毒、化湿为主的防治办法。从预防的角度来看,近日本地天气潮湿、高热,除了强调清热,更要注意化湿,因此,不主张一味地让孩子喝板蓝根冲剂清热。

  她推荐,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用。“喝三五天就可以,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