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李女士的女儿今年两岁,最近感冒了,给她服用了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可是孩子的情况没有明显见好,又给她服用了感冒糖浆。服药1小时后,孩子开始睡觉,而且睡得很沉,很难叫醒。去医院做了抽血检查,结果发现孩子血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增高。
专家介绍,对乙酰氨基酚是用于治疗发热和感冒常用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又称为扑热息痛、醋氨酚、退热净等,很多治疗感冒和发热的药物中都含有这种成分。一些家长在给孩子或自行选择非处方药时,往往只记药物的商品名,却忽略了其中所含药物的成分。当几种感冒药叠加服用时,就很容易出现重复药物导致“过量”中毒现象。
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都有可能引起肝细胞坏死。孩子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导致嗜睡、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等。
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
1.呼吸系统本药可使对阿司匹林过敏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加重,严重中毒时可抑制呼吸中枢。本药与哮喘发病及哮喘严重程度有强相关性,可能是呼吸道上皮细胞表层液及鼻黏膜黏液中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被本药代谢产物耗竭所致。
2.中枢神经系统常规剂量下本药对情绪无影响。过量致肝坏死时可出现昏睡、注意力障碍、激动、精神错乱和昏迷等反应。
3.消化系统:本药的胃肠刺激作用小,短期服用不会引起胃肠道出血。但已有数例服用本药导致肝毒性的报道,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肝坏死。滥用酒精可能加剧肝毒性。
4.泌尿系统:长期大剂量服用本药可致肾病,包括肾乳头坏死性肾衰,尤其是在肾功能低下者,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衰竭(少尿、尿毒症)。肾衰也可能继发于本药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5.血液系统:罕见血液学不良反应,偶有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报道。其他罕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还有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全血细胞减少,浆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等。与阿司匹林相比,本药对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聚集时间几无影响。
6.内分泌/代谢:国外动物实验发现,大剂量本药能抑制甲状腺功能和精子生成,但还不能确定与临床有何关系。国外有引起低体温的报道,过量服用还有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报道。中毒剂量可引起低血磷症及低血糖,也曾有一过性高血糖的报道。
7.皮肤:可发生荨麻疹、固定性药疹,偶见皮炎伴瘙痒。国外有发生血管性紫癜、急性全身性疱疹样脓疱病、乳头样斑丘疹的报道。罕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
8.骨骼肌肉:国外用本药做激发试验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
9.过敏反应罕见。
10.尚无致癌的报道。
(实习编辑:邓慧红)
主任药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药剂科
主管技师
信阳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药剂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镇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新城镇迎宾南路2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哈密市广场北路11号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民营
河北省石家庄市站前街8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总院: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分院: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