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儿童用药

儿童感冒用药方法

举报/反馈
2010-09-30 02:37:0039健康网社区

  长期以来,感冒药的副作用被远远低估,尤其是在使用不当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曾公布,在2004年和2005年,至少有1500名2岁以下儿童服药后出现惊厥及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副作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也有报告说,从1969年到2006年,接到过54例患者因服用解充血剂而死亡的病例,还收到69例因服用抗组胺药死亡的病例,其中大部分为2岁以下的婴儿。

  据了解,目前我国普遍在使用的儿童感冒复方制剂的成分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中枢镇咳药、祛痰剂、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等四种成分,部分则含有退烧成分。其中可能会引起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不良反应的成分是抗组胺药、减充血剂。

  “在美国儿童感冒药基本上属于非处方药,家长都可以自行购买,容易造成误用。而国内还是一部分药物属于非处方药,目前,儿童感冒药还是可以继续合理使用的,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张医生说,该事件提醒我们要重视儿童安全用药问题,尤其是儿童最常见的感冒疾病方面,的确存在用药误区。

  家长误区:感冒药过量使用

  “最近天冷,来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呼吸道感染。我们经常碰到儿童感冒药过量使用的情况。”张医生说,一些家长带孩子第一次来看病,医生一问,家长往往已经给孩子用了不少感冒药。但家长一般对药物成分并不清楚,在家给患儿服用抗感冒药时,容易出现好几种药物一起使用,药物某些成分就会重复过量,造成了隐性加量用药。

  另一方面是心态问题。在就诊过程中,许多家长恨不得只要见医生一面,孩子吃了药立刻就好。当达不到预期效果时,一些心急如焚的家长就会反复就诊,要求医生加药,给“好药”,或干脆换医生、换医院看病,无形中也会造成重复用药问题。

  另外,对儿童感冒基本规律缺乏了解,也是感冒药滥用的原因。张医生说,感冒一般都需要1至2周的时间才能治愈。儿童感冒引起的发烧,病情较轻的持续1至2天,较重的可能持续3至5天。儿童发烧和成人不同,非常容易反复,甚至一天可能反复几次,但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高热,或出现惊厥或精神萎靡不振的话,家长不要太紧张

  专家观点:用药避免两个极端

  不使用或少用感冒药,那孩子感冒了怎么办?在国外,专家给出的替代治疗是:一般情况下不吃药,多喝水,补充维生素,多休息。

  张医生解释说,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大多数孩子是可以自愈的。但是,吃不吃感冒药不可一概而论,家长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不顾病情,抗拒用药;另一个是太依赖药物,动不动就给孩子吃药。

  张医生认为,如果患儿出现感冒症状,要带孩子去医院初诊,医生会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这样才能知道感冒的病因。如果是病毒性感冒,主要是对症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酌情用药,特别提醒家长,感冒没有特效药,照顾好孩子,一般7至10天会好。

  “对抗生素,不必谈虎色变,也不能滥用。”张医生说。一般病毒性感冒是完全没必要使用抗生素的。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体温高,血常规异常,白细胞指标过高等,则说明有细菌乘虚而入,可考虑使用抗生素。还有,如果孩子出现了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也可以使用。当然,选择使用抗生素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或其他副作用。

  “挂吊针比口服药好,退热见效快。”这也是许多家长的误区。张医生认为,如果没有并发症状,一般感冒尽量不要打针。所谓能吃药就不打针,通过静脉注射毕竟存在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所以,家长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打吊针,虽然挂吊针暂时会把体温强制打压下去,但也容易反弹。

  缓解感冒症状技巧

  缓解孩子的感冒症状,张医生还给出几点建议:

  退烧:体温低于38.5℃,不用服退烧药,尽量采取物理降温。体温更高时,应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退烧药物;

  缓解鼻塞:可使用盐水滴鼻液,来稀释黏稠的鼻涕,使之容易清洁。也可试着用吸鼻器或将医用棉球捻成小棒状,沾出孩子鼻孔内的鼻涕;

  使用加湿器或蒸汽浴:冬季,保持空气湿润很重要,可使用加湿器,尤其在夜晚能帮助孩子顺畅呼吸,安然入睡;另外,给患儿做个蒸汽浴。打开热水淋浴器,关上门,让孩子在充满蒸汽的浴室内待上15分钟,或让孩子在稍热的水中玩上一会,也能减轻鼻塞症状和降低体温。不过,浴后别忘了立即为孩子换上干爽的衣服;

  良好休息:感冒期间,适当减少户外运动,好好休息。照顾好饮食,多喝水,多吃一些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减少奶制品摄入。

(实习编辑:邓慧红)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