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药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识药辨药

如何鉴别天麻的真伪

举报/反馈
2010-10-05 02:13:0039健康网社区

  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赤箭,长于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临床广泛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及肝阳上亢、风湿麻痹中风后遗症等。虽然天麻的产区分布较广,但由于它生长环境特殊,生长缓慢,故每年的产量有限。由于近年来天麻的临床用量激增,市场供不应求,故市场上常有伪品存在,影响了天麻的临床效果,所以有必要为天麻的真伪做一鉴别。

  天麻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名赤箭,天麻之名始见于《开宝本草》。苏恭谓:“赤箭是茎类。茎是箭杆,赤色。端有花,叶赤色,远看如箭如羽,……其根皮肉质,大类天门冬,惟无心脉尔。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卫之,似芋,可生啖之。”

  苏颂曰:“天麻今汴京东西,湖南淮南州郡皆有之。春生苗,初出似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四尺,如箭杆状,青赤色,故名赤箭芝。茎中空,依半以上,贴茎微有尖子叶,梢头生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其根形如黄瓜,连生一,二十枚……”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本经正有赤箭,后人称为天麻。”可见历代本草记述的天麻原植物形态与现今所用的天麻形态吻合。

  现代研究表明,天麻为兰科多年寄生植物的干燥块茎。形状为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5~13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外皮剥落或部分残留;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环节,有点状痕或膜质鳞叶,有纵皱纹;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特异,味甘微辛。其中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佳。

  天麻常见伪品大体有三种。其一是以茄科植物马铃薯(俗称土豆)的块茎经加工后充当天麻用。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为:外形为椭圆形,压扁,顶端有的有伪造的芽,下端无疤痕;表面颜色为黄白色或淡黄棕色,且无环形纹,断面为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嚼之有马铃薯味。

  其二是以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俗称胭脂花,夜来香)的干燥根经加工伪造成天麻应用。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为:外形为长圆柱形或圆柱形,有的压扁;顶端有茎基痕或无,下端钝尖或削去尖部,表面为淡黄白色或类白色,用放大镜观察可见众多的小白点,无环纹;断面黄白色有同心环纹或白色筋脉点,嚼之微有刺喉感。

  其三是菊科植物大丽花的干燥块茎。其外形纺锤形或类扁圆形,两端显纤维断头,无环纹,断面具有纤维性,味淡。

  除以上三种常见伪品外,市场上尚有其他品种的伪品天麻,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鉴别,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