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药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识药辨药

四招助你辨别非药品

举报/反馈
2010-09-26 02:52:0039健康网社区

  一样的绿色外包装,一样的“金嗓子喉宝”字样,甚至发明人的头像都非常逼真……网名为“火柴”的市民张先生通过本报超级QQ反映:“金嗓子喉宝”竟有“李鬼”。他给广大市民提醒:保健食品冒充药品,市民购买时“一不小心”就会上当,既耽误病情又浪费钱。

  两盒“喉宝”难辨真假

  “你看这两盒‘药’,能分辨清孰真孰假吗?”张先生说着,手持两个绿色的包装盒向记者展示。记者对比两种“金嗓子”发现,二者内外包装大体一致,颜色、图案也相近,但“金嗓子喉片”为国药准字号非处方药品,而标称“适宜人群为咽部不适者”的“新金嗓子喉宝”,为食字号食品。

  仔细查看,后者标注着“新金嗓子喉宝”,生产商为“香港大豫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而前者“金嗓子喉片”,生产商为“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

  最为有趣的是,两个包装盒上,发明人的头像非常相似:一名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子。但仔细看,又发觉似是而非:一个浓眉,一个细眉;一个稍老,一个年轻。

  四块六咋变三块钱?

  张先生向记者讲述,7月1日下午,张先生路过青年公园附近的维康大药房,进去让店员开一盒“金嗓子喉宝”。店员从柜子里拿了一盒“药”,然后给张先生开了票,让他到交款台付三块钱的药钱。“当时我还纳闷了一下,以前这药都是四块六一盒,这次咋三块了?”张先生以为以前都买贵了,于是也没多细想,交了三块钱,拿了药就走了。

  然而,回到家他吃“药”时,发觉味道明显不对,吃后病情不见好转,他仔细辨别后发现买的“新金嗓子喉宝”是“香港大豫”产的,并非广西柳州的“金嗓子喉片”。

  当日,记者致电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称已发现市场上仿冒其名牌商品“金嗓子喉宝”的违法商品信息,如“新金嗓子喉宝”“新金嗓子喉片”“唫嗓子清咽糖”等。这些仿冒商品不仅在名称上使用“金嗓子喉宝”的驰名商标,且在外观包装上高度相似,极易误导消费者,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傍名牌就为多赚钱

  “根本原因是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房经理称,食字号的“新金嗓子含片”等类似“金嗓子喉宝”的产品,药店内的售价在2.5元左右,而进价在1.2元-1.3元,国药准字号的“金嗓子喉宝”售价为3.8元-4.1元,利润在0.3元-0.5元之间。

  据这位业内人士透露,药店销售一盒“国药准字”正品的利润在10%到20%之间,而销售仿冒品的利润则是正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