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皮肤科用药

不要轻易使用止痒药

举报/反馈
2007-10-28 10:07:0039健康网社区

  瘙痒是大多数皮肤病的自觉症状,需要外用止痒药。可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止痒,还会加重原来的皮肤病,导致皮肤红肿、起疱、溃烂、渗液。这是怎么回事呢?

  痒觉是皮肤专有的感觉,痒觉的定义为使人产生搔抓欲望的感觉。痒觉产生的原因是:致病因子促使皮肤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激态、蛋白酶,这些化学物质刺激皮肤上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传导通路到达大脑皮质感觉区,从而使人产生想要搔抓的感觉,即痒觉。

  常用的外用止痒药有:无极膏、必舒膏、皮炎平软膏、痱子水、抗敏止痒水、花露水。它们主要含有薄荷脑、樟脑。此类药的止痒作用是由冷却特性所决定的,涂在皮肤上,使人产生凉爽、冷冰冰的感觉,从而麻痹大脑皮质的痒觉。

  但关键问题在于,促使皮肤释放化学物质的致病因子各种各样,有真菌、螨虫、自身组织脱落细胞、自身细胞代谢物质等,而上述外用止痒药根本不对致病因子起作用,只治标不治本,不仅止痒效果差,还会加重原来的皮肤病。比如,体癣、股癣的症状之一是皮肤瘙痒,其致病真菌为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此类真菌侵犯人体表皮的角质层后,会引起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为受累部位皮肤上有鲜红色斑疹、丘疹、水疱。此时应该使用具有抑制皮肤炎症反应、有抗真菌作用的外用药,但以上外用止痒药不仅没有抗真菌和抑制皮肤炎症反应的作用,而且还有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抑制表皮细胞生长的副作用,用了会加重皮肤炎症反应,导致皮肤糜烂、红肿、疼痛。还有,疥疮是由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小虫——疥螨侵袭人体的表皮引起。疥螨以及疥螨的分泌物刺激皮肤上的神经末梢使人感到瘙痒,要止痒须使用杀灭疥螨的外用药,上述外用止痒药不能对疥螨起作用。

  神经性皮炎、湿疹是最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其致病原因很复杂,瘙痒是由体内外产生的致敏物质激发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需要使用有抑制变态作用的外用药。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瘙痒性皮肤病常常以急性期为多,皮疹为鲜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外用药必须是低浓度、无刺激性的水溶液制剂。上述止痒药不仅没有抗过敏作用,而且浓度较高,还具有刺激性,又不是水溶液制剂,根本不适合于瘙痒性皮肤病的急性期治疗,用了会使原发皮肤损害加重。

  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不仅要讲究药物本身作用,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皮肤损害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剂型。如皮肤损害发生在面部、腋下、肘窝、腹股沟、外阴等皮肤柔嫩部位,则不仅要使用低浓度药物,还不能使用以酒精为溶剂的制剂,因为柔嫩部位的皮肤不能耐受酒精的刺激。上述止痒药中的痱子水、抗敏止痒水、花露水,其溶剂为90%浓度的酒精,不适合使用于以上柔嫩部位的皮肤。如果是婴幼儿,不论皮肤损害发生在什么部位,均不能使用酒精制剂。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上述止痒药中的薄荷脑、樟脑为一种光敏性物质,少数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的皮肤接触了这类光敏性物质后,在日光照射下,会产生化学反应,涂药处皮肤出现大量红色小丘疹、小水疱,患者的眼皮、口唇、面颊、颈胸部等曝光部位的皮肤会严重水肿,医学上称为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综上所述,皮肤瘙痒须根据皮肤病的不同致病因子、不同阶段、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不同剂型的外用药,还要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所以不要轻易使用外用止痒药,皮肤瘙痒还是到医院的皮肤专科去诊治为好。

(实习编辑:宫锦汝)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