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警惕四类药可引起药源性热中风

举报/反馈
2010-08-17 01:01:0039健康网社区

  当气温在32℃时,中风的危险便可上升60%,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高龄患者都是高危人群。除了空调原因外,这与出汗多、体液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密切相关。此外,有些药物使用不当亦可导致热中风。可引起热中风的常见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降压类药物 夏季人体血压不太稳定,若服药剂量过大或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会使血压在短时间里突然大幅度下降。脑部供血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于凝集,已有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发生脑血栓

  ●利尿类药物 速尿、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利尿类药物剂量过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可导致血液浓缩,黏滞性增加,脑血栓形成

  ●解热镇痛类药物 此类药物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也常使人大量出汗,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机体缺水严重,血液浓缩,易诱发血栓形成

  ●镇静催眠药 安定与巴比妥类药物,均有抑制大脑皮质、扩张血管等作用,如果用量较大,会使血压下降,引发缺血性中风。

  如何预防药源性热中风呢?

  一、治疗高血压不能操之过急,应合理用药,使血压逐渐下降至理想水平。

  二、慎用利尿类降压药物。

  三、中老年人发烧时,最好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而以物理降温为好。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头痛头昏、肢体乏力等不适,切勿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实习编辑:张利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