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方法

家庭用药六大注意事项

举报/反馈
2010-08-04 00:36:0039健康网社区

  目前,因服药不当对身体造成危害的病例并不少见,特别是医保改革后,不少家庭都建起了小药箱,正确用药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为此,解放军304医院老干部病房副主任夏云峰大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家庭用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30岁的刘女士是一家公司的白领,为了方便,在家里准备了一个小药箱,里边有一些治疗头痛感冒咳嗽、闹肚子之类的药物,以便身体不适时自行服用。一周前,她觉得头有些不舒服,用了好几天的感冒药,仍不见轻,到医院一看,原来是过度疲劳引起的。像刘女士这样的人也不少,身体有点不舒服如果还能“扛”就自己找药吃点算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任何一种药物都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正确服用,可达到治病目的,相反,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加强保管防误服

  所有用药必须到正规药店去购买,且不可贪图便宜购买一些质量不过关的药品。所有药品都要有标签和说明书,以便遵医嘱服用。外用药和口服药、小儿药和大人用药一定要分开保管,并且不可混用。特殊药品或毒性较大的药要单独存放,标好特殊标记。糖衣片或带甜味的药物更要多加小心,一定不能让小孩误以为是糖块拿来服用。无标签或说明书,并且又不能肯定是某种药品的千万不得使用。定期检查药品是否在服用期,如有过期、发霉、变色、变质、变味等现象,要及时清除,不要可惜。

  遵循医嘱别自便

  患者服用任何一种药物,都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切不可随意自便。对于非处方类药品,要注意掌握规律,一般用药剂量是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无效再逐渐加大到最大允许量,再无效,则到医院请教医生是否换另一种药品。

  老人用药参照年轻人,但应当适当减量。但不论什么情况,都不可将药品的用量超过最大允许量,否则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服药别当家常饭

  有病吃药,这是理所当然。但不要将药品当作家常便饭一样,有一点不舒服就用药。其实有些疾病,比如感冒,药物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对于一般的感冒,即使不吃药,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愈。那种认为吃药会使病好得快的说法,在很多时候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不要认为服药越多、服药时间越长对身体越好。应当做的是尽量多采用非药物疗法(如运动、针灸、理疗等)来治疗一些疾病,一定要做到病愈药止。

  特殊患者特殊待

  不少老年人由于服药时间相对较长,认为也是半个医生了,吃起药来,无拘无束,还特别喜欢多种药品混合服用,由此可能产生了一种新的病症———“药瘾”。据有关资料显示,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的患者,发生药毒反应的比例比一般人要高出数十个百分点。因此,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听从医嘱,哪些药可以混服,哪些药不行,一定要记清楚。

  对于未成年人,由于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服药时更要注意,应严格遵循医嘱办事,千万不要自以为是,造成终生遗憾。对于患有精神紊乱等特殊疾病的患者服药时一定要有家人在身边,以免滥用或多服药物,造成药害。

  不良反应不是病

  有些药品在服用后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这时要注意,不要把药物的不良反应误认为是疾病本身的加重,从而再次加大药物剂量,这样做会出现致命危险。正确的方法是,服药前先详细了解此种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在自己不能断定是否是药物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看重疗效不重价

  有的人认为,药品的价钱越贵,药效肯定会越好,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我们用药更重要的一条是治病,不论是什么价钱的药品,只要对症,只要效果好,便可以大胆使用。有些药品的价格很高,但治疗效果并不见得好。因此,每一位患者在自行用药时,除了注意疗效外,还要注意自己的经济能力。

(实习编辑:张利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