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药理知识

药物排毒 因“毒”而易

举报/反馈
2010-07-29 03:08:0039健康网社区

  近年来,冠以“排毒养颜”之名的保健品异常走俏,不少人争相购买。“排毒”保健品真的这么神奇吗? 其实,每个正常人的体内都有清除各种毒物的本领,如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将体内的有毒物质分解。人体排泄、出汗、呼吸、咳嗽呕吐等也可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名言,人体正气旺盛,抵抗力强,就会抵御各种“毒”的侵袭,自然而然将“毒”排出体外。

  值得提及的是,要想“排毒”,应看“毒”在何处。比如刚刚误吃了某一毒物,就需用催吐或洗胃的方法来“排毒”;得了外感热病,应采用发汗解表来清热祛毒;肾脏有病,甚至发生了尿毒症,可通过透析以清除体内废物毒素;若是患感染性疾病,“毒”入侵到血液里发生毒血症败血症,需用抗生素类药物。可见“排毒”途径不只是通大便,该如何“排毒”,须听从医生指导,因病采用不同方法。

  有的“排毒”类保健品主要成分大多是以含大黄为主的通便药物,对经常便秘,胃肠有积滞,属热属实症者,泻下通便可起到“排毒”的作用。但个体差异使不同的人对通便药的耐受性不同,有的人吃10克大黄不见得会拉肚子,而有的人吃3克就泻得很厉害,还会出现腹痛恶心、胃部不适等副作用。大黄只能短期服用,否则会伤害胃肠道,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等后果。

  从中医角度来说,气血虚的女性面色萎黄,皮肤干燥无华,头晕乏力,气虚懒言,动辄心慌气短,需补气血而不能泻下,否则虚者更虚,何来养颜美容?所以说泻可“排毒”,补也可“排毒”。 中老年人“排毒”更应分清虚实寒热的体质类型,该补该泻应视体质状况,不可人云亦云,步入“排毒”误区。

(实习编辑:吴瑾瑜)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