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男性用药

哥们 你用对“壮阳药”了吗?

举报/反馈
2010-07-08 05:03:0039健康网社区

  近日,英国一则报道将壮阳药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再次带入人们的视野。报道称,壮阳药上市10年来,英国有129人因服药猝死。其中,错误用药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中国,虽然万艾可、艾力达、希爱力等3个壮阳药类药物上市后,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关于壮阳药仍有太多的误区和不解。《生命时报》近日联合搜狐网健康频道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也暴露出大众对壮阳药的种种误解。

  共有1600人参与调查。其中,81.82%的人认为,壮阳药是用来壮阳的。“这是最普遍的误解,”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仁济医院副院长黄翼然教授说,“壮阳药是用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药物。其作用原理有两点,一是使阴茎海绵体扩张、充血;二是抑制分解GMP的磷酸二酯酶,使阴茎勃起。所以,用壮阳药并不能带来性兴奋,这和春药是完全不同的。”

  调查显示,20—30岁的人,用过壮阳药的占21.75%,而在31—40岁,这一比例达33.94%,在41—50岁者中占30.63%,是服用壮阳药最多的人群。黄翼然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临床上,这个年龄段的患者确实比较多。他们身体功能下降,性生活不够持久,双方都不满意,这时用壮阳药就很有必要。而20多岁得人主要是出于心理原因,吃壮阳药类药物能增强他们的信心,而且会建议小剂量使用,一旦克服了心理障碍,就要停药。

  本次调查还凸显了人们在购买和使用壮阳药类药物中存在的诸多欠缺。有45.45%的人选择去“成人用品商店”买药;10.25%的人选择“网络邮购”;选择去“正规药店”和“正规医院”的,仅为15.23%和25.82%;还有3.27%是接受别人馈赠。黄翼然表示,很多人觉得性问题难以启齿,所以选择去成人用品店或网上订购。但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买到假药。“轻则药物有效成分不够,吃了不管用;重则买到杂质较多的假药,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服用正规的壮阳药,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不良反应,如头痛、视力模糊和鼻塞等,但都属于可耐受范围内。

  此外,最让专家感慨的,就是人们对用药禁忌基本都不清楚。比如,壮阳药绝对不能和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消心痛)同时使用,否则会让血压急剧下降,引起猝死,但在受调查者中,只有11.25%的人知道这一禁忌。同时,像低血压、难治性心律失常、难治性高血压、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中风、正在服用α受体阻滞剂等服用禁忌,知晓率都不超过10%。一般,如有下列疾病或情况,一定要先告知医生,才能决定是否可以用药。主要包括心脏问题,中风,高血压低血压,色素性视网膜炎,肾脏、肝脏疾病,血液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白血病),对壮阳药类药物的成分过敏,消化性溃疡或其他出血性症状。

  黄翼然还提醒,50—100毫克的用量是最安全的。现在网上有些药物宣传有300毫克剂量,这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非常危险。“我们建议,壮阳药类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剂量越小越好。调查中有33.97%的人担心吃药会上瘾,这和心理状态有关。从生理上说,壮阳药并不治本,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用特殊的扩张效果来维持勃起,四五个小时后药性就过了,所以生理依赖的几率不大。”

  在采访中,黄翼然着重强调,很多来开壮阳药的患者都是“一次性的”,开药后就再没出现过。由于没有反馈,医生也掌握不了药物具体使用效果,或进一步追踪不良反应。“我希望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也能像高血压、糖尿病或肿瘤患者一样,经常回访,告诉我们其目前的状况。这样也便于医生调整治疗。”

(实习编辑:陈占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