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当心这些药物的“首剂效应”

举报/反馈
2010-06-03 01:50:0039健康网社区

  “首剂效应”的药物很多,常见的如降压药,包括特拉唑嗪、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还有周围血管扩张药,如肼苯哒嗪、长压定、硝普钠,以及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胍乙啶等等。

  “首剂效应”是指患者在第一次吃某种药物时,如果不按医嘱减量服用,由于不能耐受该药物的作用,会出现强烈的不良反应。在整个人群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在10%~20%,“首剂效应”也是不良反应中的一种。

  容易引起“首剂效应”的药物很多,常见的如降压药,包括特拉唑嗪、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还有周围血管扩张药,如肼苯哒嗪、长压定、硝普钠,以及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胍乙啶等等。

  这些药物多数是短效药,起效时间快,发挥作用较强,不良反应也易发生。而且,不同种类的药物会出现不同的“首剂效应”,如特拉唑嗪等A受体阻断剂可出现眩晕心悸恶心症状;心得安等B受体阻断剂可出现心跳过慢;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有时会导致头痛、心悸、面红等。

  为避免降压药“首剂效应”的发生,首次用药时,不妨听从医生建议,减少一半剂量,让人体对药物作用先有一个适应过程,然后再按常规剂量服药,以保证安全、有效。一旦出现了“首剂效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平卧休息,反应严重者需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

(实习编辑:张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