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内科用药

慎防降脂药为肝脏“添脂”

举报/反馈
2010-04-14 01:26:0039健康网社区

  脂肪肝的血脂不一定高

  并非所有脂肪肝患者都伴有高血脂。脂肪肝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酒精性脂肪肝,这类患者中只有小部分人可能出现血脂增高。另一类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原因比较复杂,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药物及遗传因素等,还有40%左右原因不明的脂肪肝。也就是说,即使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也只有一部分人的血脂升高。显而易见,血脂不高的脂肪肝患者服用降血脂药,对治疗脂肪肝没有任何意义。

  脂肪肝伴高血脂须谨慎降脂

  脂肪肝患者即使伴有高血脂症,也不要贸然使用降血脂药。这是因为多数降血脂药可促使血液中的脂质集中到肝脏进行代谢,患了脂肪肝的肝脏原本就存在脂肪代谢障碍,对突然从血中而来的脂质更加难以处理,只能将其再度堆积在肝脏内,这无疑会加重脂肪肝。另外,医生们还观察到,长期滥用降血脂药者可发生门静脉炎、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甚至可促进脂肪肝向肝硬化发展。

  酒精性脂肪肝首选“疗法”为戒酒

  伴有或不伴有高血脂的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最佳选择应是戒酒,多数无需服用降血脂药。肥胖症引起的脂肪肝及糖尿病性脂肪肝伴有高血脂时,如无冠心病存在,主要应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治疗原发病为主。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只要认真做到戒酒(包括啤酒)、限制体重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用任何药物即可恢复正常。

  使用降脂药注意事项

  1.注意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单用一种调血脂药物治疗血脂异常,往往血脂达标不太理想,采用联合用药则可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应注意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他汀类+贝特类,如吉非罗齐与舒降脂合用时,肌病的发生率可比单一种药应用时增高10~20倍。

  同一类降脂药之间不应联合应用,它们的作用机制相同,当联合用药时,不仅降脂效果增加不多,毒副作用却显著增加。

  2.注意观察药物的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由于调血脂药物调脂疗效较慢,一般需要长期服用,有的甚至需要终生服药。各种调血脂药物都有一些不良反应,不同患者对同一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也有差别。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药物反应,定期随访,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一次)血脂、肝功能、肌酶和血尿酸等,以便调整药物或换药、停药。

  在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肌肉症状可在任何时候发生。如果发生或强烈提示肌炎,应立即停用他汀类药物,检测CK,与用药前水平对比。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肌病,在所有主诉肌病的病人均应检测促甲状腺素水平。

  他汀类药物与免疫抑制剂、红霉素类抗生素、抗真菌类药物、阿司匹林合用可使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增高,增加肌病的危险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贝特类如吉非罗齐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华法林抗凝血作用和毒性。

  总之,脂肪肝假如不伴有高脂血症,就不要用降血脂药物。有脂肪肝又有高脂血症,需根据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药物。如果是酒精中毒引起的,戒酒对降低血脂和减轻脂肪肝都有好处;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能停药则尽量停药;假如不能戒酒或停药,而血脂增高又不是太明显,就不要管它,因为你“管”它就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对于肥胖、糖尿病引起的高脂血症,如果血脂不是很高,主要通过节食、运动等控制体重和血糖来调整血脂和防治脂肪肝;如果治疗3—6个月后,血脂还是较高,则可使用降血脂药物,但常需适当减量或同时联用保肝药物。有高脂血症家族史并且血脂增高明显者,则要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因为这个时候降血脂药物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实习编辑:张韵思)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