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方法

滥用处方药小心吃死人

举报/反馈
2010-03-16 00:27:0039健康网社区

  处方药杀人

  9种药混用杰克逊毙命

  杰克逊使用的9种药包括3种麻醉性镇痛药、2种抗抑郁药、2种镇静安眠药、1种静脉全麻药和1种胃药。武警广东总队医院青少年成瘾治疗中心主任何日辉称,其中除了胃药以外其他8种都是处方药。

  杰克逊最后时刻用到的全麻药丙泊酚,则是压垮流行天王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死前正在准备环球演出,一方面演出经纪公司给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杰克逊将此次环球巡演视为其演艺生涯的谢幕,因此不断自我施压,过度的执著使杰克逊的睡眠得不到保证,而睡不好又影响表现,因此,杰克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麻醉药。何日辉介绍,使用静脉全麻药必须由麻醉师执行,而且要有心电监护和吸、气管插管等抢救设施和条件,莫里只是一个心脏病专家,可能对几种处方药的协同作用估计不足,特别是在呼吸抑制的方面,而在9种药之中有6种具呼吸抑制作用,莫里最后打完针观察一会儿就走了,让杰克逊在麻醉状态中睡着,随后呼吸抑制作用达到高峰而致命。

  滥用之源

  医生用药“带坏头”

  何日辉认为,杰克逊是一个典型的药物依赖病人,他自己不懂得长期吃这么多药会有问题,私人医生莫里虽然是水平很高的医学专家,但他对药物滥用的无知直接造成了悲剧。

  吸毒成瘾者是自己主动寻找药物的,为的是获得刺激和欣快感,而处方药滥用者最初是按照医嘱吃药的,后来才发展到过量甚至成瘾。因此,何日辉认为问题首先在医生身上,医生开药后没有充分告知病人药物的风险是导致滥用的重要因素,“以常见的安眠药为例,80%的失眠者其实有心理问题,不少医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大量开安眠药,却对患者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心理干预,后果就是使患者吃上了瘾,一旦停药就会感到全身骨痛、极度烦躁。”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外科主任曾伟生认为,不排除有的医生受药品提成的经济利益驱动而滥开处方药,但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医生认为病情不是很严重,但病人觉得来到医院不打针似乎白来一趟,于是频频给医生施压开药;而有的医生对药物和治疗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又怕开药少了以后患者会找麻烦,所以宁愿‘预防性’地多开药。”

  假处方推波助澜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林勇胜称,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生命健康不负责,为了弄到药竟然伪造处方,甚至把能够买到处方药当成一种“本事”,“医生处方毕竟不是钞票,没有太多的防伪技术,药店防不胜防。”

  该局稽查分局副局长张建山称,稽查人员会定期抽查药店的处方,拿去医疗机构验证真伪,“因为举证和查处的困难,购买处方药的行为主要还是靠消费者自己的诚信。去年我们一共查处了60起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发现少数药店为了牟利而不负责任,有的甚至配合作假,例如一家药店里的一沓处方是同一家医疗机构开的,上面连笔迹都很相似,一查果然是伪造的。”

  滥用种类

  抗生素是“重灾区”

  抗生素历来是处方药滥用的“重灾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余少平称,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常规备着几盒“消炎药”,感冒发烧喉咙痛时就自行吃上几片。而美国对抗生素的使用比中国严格得多,例如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无效,像病毒性肺炎这类自限性疾病,经过5~7天不治疗也会自己好,但中国医生在治疗时一般会联合应用抗病毒药和抗生素,其中,抗生素只是为了预防细菌感染;美国医生认为“预防性用药”是愚蠢的,没有细菌感染就坚决不用抗生素。

  何日辉称麻醉和精神药品滥用,特别是复方制剂的滥用也不容忽视,如某些止咳药水、复方甘草片等。他特别谈到某种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药物,“这是一种精神兴奋剂,跟冰毒有类似的作用机理,有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在考试之前让孩子吃,能提高兴奋状态和增强记忆力,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副作用。”

  预防滥用

  患者不要给

  医生错误暗示

  防止处方药滥用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何日辉认为,医学院的教材中应增加处方药滥用的知识,从根源上让医生在开药时有所警惕。另外,病人和家属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了解药物滥用的知识,对于有成瘾作用的药品更要谨慎,不能长期、连续、大剂量服用,更不能自己随便加药;病人应积极地跟医生探讨治疗方案,而不是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可避免被动地吃成药物依赖;已经对处方药形成依赖者,需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曾伟生也指出,患者和家属不要给医生错误的暗示,例如“你不给我开药,会影响治疗效果”,“治好病是最重要的,你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以免医生受到压力增加滥用药物的倾向。

(责任编辑:郑柏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