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眼科用药

青光眼分型 用药各有禁忌

举报/反馈
2010-01-29 15:34:0039健康网社区

  青光眼失明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眼压不能控制,从而引起视神经萎缩。预防青光眼致盲,除了要进行有效的降眼压治疗以外,还要避免一些会引起眼压升高的情况,如不恰当地使用某些药物,会造成眼压急剧升高,在短时间内失明。

  闭角型青光眼禁忌用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的原因是眼内房水排出的通道(即前房角)非常狭窄,甚至闭塞。如果使用任何一种会使房角狭窄加重的药物,就会使房角关闭、房水引流困难而导致眼压升高,使病情加剧。

  抗胆碱药 主要有阿托品及其衍生物如东莨菪碱、颠茄、洋金花、曼陀罗以及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溴甲胺太林(溴本辛)、格隆溴铵(胃长宁)、奥芬溴铵(安胃灵)、地美戊胺(胃安)、地泊溴铵(胃欢)、盐酸贝那替秦(胃复康)、溴甲阿托品(胃疡平)等。

  抗组胺药 盐酸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啶、布可立嗪、美克洛嗪、苯茚胺等抗组胺药也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能升高眼压,加重青光眼患者病情,因此应慎用。

  抗震颤麻痹药 苯海索(安坦)、丙环定(卡马特灵,开马君)、甲磺酸苯扎托品(苄托品)、比哌立登(安克痉)、金刚烷胺(金刚胺)等药物也有中枢抗胆碱作用。

  扩血管药 主要有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长效硝酸甘油、戊四硝酯(亚硝酸异戊酯)、异山梨酯(消心痛)等。这类药物在有效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的同时,也扩张视网膜血管,促使房水生成增多,增加眼压,同时眼内血管扩张也容易导致狭窄的前房角关闭。因此,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要慎用硝酸酯类药物。如果冠心病发作必须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剂量不宜大,用药时间不宜长,并注意观察有无青光眼加重的表现。

  安定类药 相当多的青光眼患者患有焦虑症,夜间睡眠障碍,需要服用药物来缓解紧张焦虑、改善睡眠。安定类药物包括安定及其衍生物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等,属抗焦虑类药物,具有稳定情绪、减少焦虑紧张及改善睡眠等作用。但是这类药物同时又有肌肉松弛作用,会加重前房角狭窄,甚至闭塞,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需禁用或慎用。

  某些中药 如含颠茄类生物碱的颠茄、洋金花、天仙子、闹羊花、热参(华山参)、曼陀罗及其制剂热参片、止喘灵注射液、颠茄酊(片)、心宝、冠脉苏等,夏天无及其制剂夏天无片(眼药水)等有抗胆碱作用。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禁忌用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不同,眼压升高的原因不是因为房角的狭窄闭塞,而是因为房角在开放的情况下,通透性却很差,不能流畅地排出房水,造成眼压不稳定,时高时低。有些所谓“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也属于开角型青光眼,表面上似乎眼压正常,其实房水的流动性也是欠缺的,这些人的基础眼压偏低,一旦眼压升高,不容易被发现。

  如果使用一些减少房水排出通透性的药物,就会使眼压升高而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药物引起的病情恶化,患者本人往往没有感觉和自觉症状,很容易被忽略,直至病情恶化,视神经严重萎缩,最后视功能严重丧失时才被察觉。临床上经常有这样惨痛的例子,必须引起医务人员和青光眼患者的高度重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禁忌用药包括:

  皮质激素类药 此类药物能降低房角的房水通透性。如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眼药水等。据观察表明,连用2~4周后,即有35%的患者会诱发青光眼,故需控制使用。若需长期使用者,应定期检查眼压。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含有皮质激素类的眼药水,经常用于结膜炎等眼病的抗炎治疗,使用后效果明显,点眼后非常舒适,患者容易产生依赖性。但是由于其药名通常并不告知是否含有激素,开角型青光眼一旦长期使用,极容易使病情恶化,眼压失控。所以在滴用眼药水之前,必须确认不含有激素类药物。

  此外,长期口服皮质激素类药物,同样会引起眼压升高。有些即使是没有青光眼的正常人,对皮质激素类药敏感,长期滴用或全身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后,眼压也会升高,产生“激素性青光眼”。所以临床上患有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等需要经常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者,尤其要引起高度警惕,定期测量眼压,预防并发症产生。

  提示:青光眼类型不同,忌用的药物种类也有所不同,一旦用药错误,后果十分严重。建议青光眼患者需要用药时,首先应向医生汇报自己患有青光眼以及目前的治疗情况,以利医生选择用药。患者自己也应该掌握一些青光眼用药禁忌的基本常识,注意避免使用上述相关药物,同时在眼科就诊时向眼科医生汇报最近使用的其他药物的情况,这样就能避免药物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责任编辑:黄镓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