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方法

补骨切莫一“钙”而论

举报/反馈
2010-01-08 01:47:0039健康网社区

  “我们中国演员早就集体补过钙了,就差一步,就差一步!没来得及给你们美国文艺界补钙,你就是缺钙才死的呀!……”这曾是冯小刚贺岁电影中,傅彪声泪俱下地说出的一段经典台词。虽然这段台词调侃味道十足,但在中国观众中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并起到了很好的搞笑效果,可见“补钙”的理念在中国已深入人心。

  广告中称调查显示,我国多数人钙摄入量不足。中国人缺钙,但面对上百种补钙保健品,消费者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当“补钙”已成为众多国人保健、强身的重要选择时, 当“补钙”也将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时,其背后的真相更是扑朔迷离,让人想一探究竟。

补骨切莫一“钙”而论


  钙缺乏性疾病比例并不高

  “全民缺钙”说法值得推敲

  钙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常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人体很多机能代谢,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体中99%的钙储存在骨骼中,使骨骼具有一定强度,起到对身体的支撑作用。当人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会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钙浓度恒定,以保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但这是以减低骨强度为代价的。因此,缺钙的后果首先是影响骨骼的健康。钙不足时,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人体血液钙含量下降,会造成肌肉抽搐、腰背酸疼及骨质增生。

  根据中国营养与保健品食品分会的统计,现在补钙类保健品在中国最受欢迎,销售额超过68亿元人民币。客观地说,目前补钙理念在国人心中的高认同度,与政府倡导和媒体宣传都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家家户户都放着一瓶钙”的现象。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全民缺钙”的概念已经炒作了十几年了。2001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显示,普通居民从18岁开始,每日的钙摄入量应该在800~1000毫克之间。中国居民每日单靠以米面为主的饮食,日均钙摄入量为391毫克,仅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9%。另有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40%的儿童和60%的中老年人缺钙。

  抓住“全民缺钙”的问题,企业纷纷推出钙保健品,你只要打开电视或翻阅报纸、杂志,随处可见的是“补钙”广告。如果你走进药店或到商场的保健品专柜,就会被盖中盖等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钙保健品所包围。每一个对健康没信心的人不禁会问:“我是不是也该补钙了?”

  虽然中国大部分人钙摄入不足,但由此得出了“全民缺钙”的结论,仍然受到了质疑。有关营养学专家却指出,在我国居民中钙缺乏性疾病患者所占比例并不高,不会超过20%,因此“全民缺钙”的说法不准确。

  钙质过量会导致结石等疾病

  随意选择“补品”过犹不及

  这些年来,随着对保健品行业监管的日趋规范,正规厂家忽悠百姓的情况大大减少了。但也存在着夸大宣传问题。

  不少消费者在不了解自己究竟是否缺钙的情况下轻信广告,选购所谓最佳的钙制品,或是干脆就在测试骨密度的保健品商店,听信测试者的谎话买钙制品。专家提示,在购买服用补钙保健品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营养保健知识,这样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补钙保健品。其实,不管任何食物或营养品的补充皆是“过犹不及”,钙质若摄取过量,则可能会造成身体各部位的结石、便秘,若长期摄取过量,甚至可能会造成骨头的质量变差更易造成骨折。依据统计报告,国人平均每日钙的摄取量为700毫克,故每日钙质的补充量最多不可超过1000毫克。

  首先,要清楚不是人人都需要补钙。补钙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机能,因此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如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身体虚弱、大病初愈的人或者是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人。

  其次,应先咨询医生。正常的成年人通过膳食能获得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不需要额外通过保健品补充。对于通过膳食仍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的人,要先经过专业的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再次,勿轻信宣传。不要轻信所标百分比,如吸收率、有效率、治愈率、使用率等。消费者在购买补钙保健品时一定要注意包装上有无生产产地、厂商、小蓝帽的批号等。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应印有专门的“保健食品”标志,其下方印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还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网站查询,辨别真伪。此外,最好选择天然制品,不要随意选用宣称具有治疗功效的补钙保健品。

  许多家长误解了补钙的作用,以为单纯补钙就能给孩子补出一个健壮的身体,把钙片作为“补药”或“零食”长期给孩子吃是错误的。根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儿童长期服钙过多会使血压偏低,增加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眼内房水中的钙浓度过高,可能沉淀为晶体蛋白聚合,引起白内障;尿液中钙度过高,在膀胱中容易形成结石,给尿路埋下隐患。如果同时摄取较多维生素D,肝、肾等重要的生命器官都会像骨骼一样“钙化”,后果非常严重。另外,体内钙水平升高,可能抑制肠道对锌、铁、铜等元素的吸收,孩子易患微量元素缺乏症。因此,您家里的孩子是否需要补钙,到底要补多少,还是要请儿科医生指导,决不可滥补。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