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药界资讯

新医改带给市民的四大实惠

举报/反馈
2009-12-28 00:01:0039健康网社区

  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到2011年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坚持政府主导卫生投入……我市新医改方案前天正式公布,新医改究竟“新”在哪里?它能给市民带来哪些实惠?

  记者采访了参与新医改方案调研、制定的市发改委综合体改处处长顾成庆,请他为市民进行政策解读,分析具体可感的民生改善。对照改革目标,且让我们看看嘉兴居民小陈的“2011看病记”。

  少生病: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11年,在海宁参加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小陈开始享受免费定期体检,且检查项目越来越多。“上次体检出胆固醇偏高了,我就照医生说的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现在指标还真降下来了。”事实上,许多参保农民虽身处农村,也能像小陈一样定期体检、受惠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病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有一次,小陈小腹隐隐作痛,去附近一家医院做了彩超,回来后感觉还是没好转,就换了一家医院看病,本以为还要做彩超,谁知彩超片子可以“通用”了。小陈高兴地说:“现在电子病历联网了,只做一次彩超,只花一次钱!”

  【政策解读】

  要让居民尽可能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最根本的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好定期体检、卫生监督、医疗急救、疾病防控等。这一方向在新医改方案中得到明确。例如,目前全市已建立参保城乡居民和参保退休人员两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体检率达94.05%,建档率达90%,市本级已开展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增加体检项目,逐步提高经费标准,加快建立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医药卫生和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信息化建设。

  看得上病: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011年10月,小陈在嘉兴突发阑尾炎,他就近在嘉兴市第一医院做了手术,本以为要回海宁报销。没想到,因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实现市级统筹,可以用全市“一卡通”异地就医结算,他很方便地在嘉兴实时结报了费用。他说,到时不仅在海宁看病方便多了,家门口就有很不错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就医也方便多了。听说,以后到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看病还可能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呢!

  【政策解读】

  要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不仅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人人可及”,还要大幅提高看病的便捷程度,使“人人易得”。

  新医改方案提出,一方面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结合“两新”工程建设和“1+X”规划优化基层医疗资源规划布局,确保每县(市)有1所以上“二甲”医院,健全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另一方面要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三位一体、城乡统筹”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实施制度接轨、异地就医结算、实时结报机制,方便群众就医。

  看得起病:药价降低、报销更多

  拿着医生的处方,小陈去划价缴费,除了药品费用,还有新增的“药事服务费”,注射的费用比以前有所提高。不过,算总账,还是便宜不少。这主要是因为与2009年相比,药价加成的15%没有了。由于医生收入和开药脱钩,医生也不开大处方了。医院还规定,如果患者还担心医院药价比外面贵,他可以只在医院开方,拿着处方到零售药店自己买药。另外,有些病直接按病种收费了,都是按政府指导价确定的“一口价”,患者再也不用担心医院虚高定价。

  【政策解读】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市百姓看病负担全省最轻,次均住院费用处于全省次低水平。新医改方案则为居民开辟了更多的就医降价空间。

  这些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其增幅高于财政支出同比增幅,但投入还是相对不足。为弥补政府投入不足,医院更多通过药价15%加成即“以药补医”,药品虚高定价、药品回扣、一药多价等现象也因此难以禁绝。新医改方案强调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强化了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规划、投入和管理中的责任与主导地位。同时,辅以按病种收费、逐步取消药价加成、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大力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和检验等成本费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改革措施,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

  同时,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在提高医保筹资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报销比例,确保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并实施门诊补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这样,一方面,药价降了;另一方面,报销多了,居民看病的负担自然就更轻了。

  看得好病: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2011年12月27日,小陈发现自己有些发烧,他带上医保卡,步行5分钟,来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到1分钟就挂上号。“你是重感冒,最好打一针,我再给你开点药。注意多喝水。”医生对他说。

  以前,小陈得个伤风感冒都往市区大医院跑,现在他生病习惯先到社区就诊了。他说,眼看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变好了,医护人员素质也比以前强,县级医院的医生也经常直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在这儿看病更方便,还能一对一服务,医生看得更认真。”

  【政策解读】

  看得好病,在看病方便、便宜的基础上,还有赖于各级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新医改方案除了提出实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市(县)医院、城乡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医疗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卫生科技创新外,还特别提出要加大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

  目前,我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主力仍是乡村医生,普遍存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等问题,亟须更新换代。新医改方案提出要通过完善政策制度鼓励引导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新增人员原则上必须为大学生,同时,要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除充实基层医护人员队伍外,新医改方案提出,县级医院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对口支援协作关系,探索建立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队伍一体化管理新体制。也就是说,县级医院医生也可以流动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实现城乡医疗服务水平逐步均等化,让“社区首诊”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实习编辑:黄展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