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方法

止汗剂的选用 一定要慎之又慎

举报/反馈
2009-12-28 01:00:0039健康网社区

  寒风衔着冬天而来,此季节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怎样才能调整好身体状态,顺利越冬?生活家特别推出冬季健康指南系列文章,为您综合冬季保健的各类资讯,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随着夏日的到来,身体出汗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而汗多,常常在社交场合造成尴尬。比如握手时,给对方一种湿乎乎的感觉;腋下、前胸、后背的衣服溻湿,造成衣冠不整;假如应酬需去一个日式餐厅,脱去鞋后的双脚散发出恼人的臭味儿。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外用的止汗产品,部分产品还号称“即使再运动,身上也是干爽的”。止汗剂真的那么神奇吗?

  多汗症才需要采取措施

  我们所熟悉的汗液是由遍布全身的小汗腺分泌产生的,

  其主要成分是水和盐,还有一些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出汗是人类的正常生理功能,是维持体温恒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体育运动或热应激体温升高时,就会有大量汗液产生。部分人在正常的体内外温度的时候,也会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的出汗反应过强,甚至影响其个人形象和社会活动,这种现象称为多汗症。

  对于多汗症,确实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患者应该到医院就诊。因为全身性的多汗症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和酒精慢性中毒等;局部多汗有可能是交感神经损伤引起。对于这些情况,应该首先治疗原发病。

  止汗剂如何止汗

  常用的外用止汗剂是对轻、中度多汗的最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止汗剂包括:6%~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5%明矾、5%鞣酸、5%~10%甲醛溶液、10%乌洛托品溶液和5%的乌洛托品凝胶棒等。这些药物可以使产生汗液的汗腺导管堵塞,分泌细胞萎缩,从而达到汗液分泌减少的目的。有些止汗成分还有杀菌作用,对臭汗有一定的疗效。一般来说,这些药物必须在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止汗效果,然后可以减少频率继续使用,以维持疗效。当然,止汗效果还要看个人反应,因人而异。由于止汗剂只是暂时性抑制汗腺的分泌功能,所以停药后还会逐渐回复到以前的状态。

  如何选用止汗产品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止汗产品,有些产品还在止汗剂的基础上添加了芳香剂、杀菌剂,可以有效止汗和减轻腋臭。但在自行选用这些产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具有合格批号的产品。

  正式使用前,应先在上臂内侧试用,如无红斑、瘙痒等症状的发生才可放心使用。这是因为一些止汗剂对皮肤是有刺激的,尤其是其中添加的一些香料成分,可以导致过敏反应。

  皮肤有损伤的部位不要使用。

  只能小面积、局部使用,不能全身大面积涂抹。因为药物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引起蓄积中毒。

  止汗有很多方法

  夏日减少不必要的多汗,除了可以适当选用止汗剂外,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要讲究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裤和鞋袜,穿吸汗透气性好的耀??物,以便汗液及时蒸发,减少汗液在体表的停留。另外还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饮用咖啡、茶等热饮,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因为这些都是导致多汗的重要原因。

  对于严重的局部多汗,可以选择交感神经切断术或者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者在国内还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但均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诊治。

  盲目止汗有危险

  人之所以出汗,是有其生理作用的。比如人体通过汗液蒸发,可以带走多余的热量,降低体温。另外,汗液在体表和皮脂混合形成乳状脂膜,对皮肤有滋润和保护作用。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排斥一切出汗现象,尤其是夏天气温很高或者运动的时候,盲目地强行止汗,可能引起体温过高,严重的可以出现热休克,甚至死亡。

(责任编辑:黄镓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