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快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药品快讯

一刀砍掉300亿,医药该值多少钱

举报/反馈
2009-12-16 09:40:0039健康网社区

  庞大的美国市场上只有约两百家流通企业,大的供应商不到十家;而中国有17000家流通企业、6700家生产企业。

  “我就盼着踏踏实实在医院里看病、买药。”住在淮海路的回沪知青王女士最近心情不错。王是个“老病号”,但她没有上海市的“医保”福利,细水长流的药费就成了一块心病。过去老是拿着处方跑到“平价药店”,还要精打细算,买多了又怕过期。“现在听说医院药房要大降价了,好是好,就怕便宜药医生不给开”。

一刀砍掉300亿,医药该值多少钱


  一刀砍掉300亿

  “药品大降价”的消息年年都有。但今年的“组合拳”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反响也更为强烈。

  在近期,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已经完成了药品降价方案的定稿讨论。与过去相比,本次降价的22种药品全是医保目录品种,大多是临床应用较广的,其中16种为抗生素,其余的都是“两会”上代表们认为“药价虚高”的品种,总体降价幅度高达60%,其中“曲克芦丁”降幅达到惊人的93%。

  发改委管的是药品的最高限价,降价的另一个动力来自医院。5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对媒体透露:“卫生部已经基本决定要取消药品加价。”如此一来,各地医院将不再继续享受原定向病人销售药品时15%的“加价”。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入院病人总计药费约2500亿元,取消15%加价意味着减收至少三百亿元。

  牵动人心的药价在2005年出现了大幅降低的迹象。但是药品降价政策能否如期实施、效果能否令人满意,都还是未知数。

  经销商的苦恼

  在中国,药品进入医院需要通过各地的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和医院都会以低于批发价的价格拿到药品,这个折扣在业内称为“扣率”。进口药成本较透明,扣率一般在80-90扣(即按照批发价的80%~90%价格出售药品),很少在80扣以下。比如默沙东的王牌产品“泰能”,基本上是82扣给医药公司,医药公司赚一道,卖给医院是90到95扣之间。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加15%,就是零售的最高限价。

  与进口药品相比,国产药品扣率要低不少。其中,抗生素的扣率最低:目前,大多数国产抗生素的真正“出厂价”在15扣以内,也就是说,批发价为10元的抗生素,真正的出厂价格在1.5元以内。有一些小药厂,甚至可以以“7扣8扣”的价格出厂,在这种极端例子下,批发价10元的药,实际上出厂时只有七八角钱。因此,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药价虚高”是市场流通环节过多造成的。面对抗生素等水分较大的产品开刀,反映了管理部门希望借此挤压流通环节的水分,还利于民的思路。

  有趣的是,经常被当作“暴利”典型的药品经销商觉得自己“枉担了虚名”。

  从医院到中下游的医药公司、药厂,越下游的越要背黑锅。真正赚钱的在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商对记者抱怨,“举个例子,国产的先锋六号出厂价在1元左右,零售价近20元;但是医院进货的统一招标价只有7、8元,医院明着就能挣10元;流通环节表面上挣6、7元,但是还要返还给医院、医生4元左右,实际上药厂挣1元,流通环节挣2、3元;经销商还要承担全国的推销、物流成本,净利润并不高。”

  进口药更是利薄。一种境外生产的抗肿瘤药通过省代、当地医药公司两个环节就到了医院,省代以每支7200元买进、7300元卖给当地医药公司,还要负责运费和严格的仓储;当地医药公司卖给医院7600元,医院卖出去8980元。

  据这位药商估算,普通的医药公司净利润只有两三个点,竞争不太激烈的可以做到五个点。当然,如果量做得比较大,绝对值还算可观。现在大的医药公司拼命搞物流,就是因为物流更能赚到钱。

  相比于流通渠道,许多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的本土药厂更加无泡沫可挤,他们对于降价的反应也就更加强烈。此前各地的医药协会已经联名起草了《对价格工作和22种药品降价的意见和建议》,表示企业难以承受如此降价幅度,要求制定“有规律的降价规则”。抗生素生产企业在经历去年的原材料涨价和上一轮药价降低30%的挤压后,目前再次面临着“重大利空”。

  “抗生素降价60%是有可行性的,但是扣率低的国产抗生素多数疗效不佳,没有质量控制。”一位合资药厂经理对记者表示担心,“一刀切的限价政策可能造成‘劣胜优汰’。进口药有全球的定价体系,不可能一美元等同一元人民币,面对无法接受的统一限价,它宁可退出中国市场;国内大厂的质量控制成本也是降不下来的,降价60%很可能亏损;反而是小作坊、杂牌厂,由于投入少,即使降价80%它们也不怕。”

  虽然叫苦连天,最下游的生产企业也不是没有“对策”。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主任李磊表示:以前不乏降价品种“从市场上消失”的案例。企业可能停产降价品种,或者更换药品外包装,以新的面目和价格出现。

  多赚点还是少赚点

  与药品最高限价调低相比,“医院药房取消加价”还处于吹风阶段,但同样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过去国家有一个允许医院在药品批发价基础上加价15%(不超过最高限价)的政策。由于患者所用的大部分药品是通过医生处方在药房里配到的,医院销售额占我国医药零售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很多人认为取消加价可以降低消费者负担。,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限价令”难以改变“以药补医”的现状和医院的营收结构,甚至未必能降低病患的药品开支。

  “医院根本不是按照进货价加15%卖给患者的,那叫‘顺价销售’;现在市场供大于求,医院的进价很低,但它还是铁定按照最高限价卖。”某药商告诉记者。

  也就是说,卖100元的药可能是40块进来的。“医院可能只有几个品种赚15%,除了抗生素,大多数国产药都是不到70扣进的货。‘以药补医’不是靠15%的利润,而是靠至少35%的利润。现在卫生部要取消15%的加价,不是说从此医院卖药就不赚钱了,而只是少赚一点”。

  随“新政”而来的新问题是:取消15%加价后医院会真的损失15%利润么?“这是很容易规避的”。这位药商表示,“卖药的时候我们开红票(虚高开),医院哪怕平进平出都可以,卫生部过来也查不出问题;回头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把大量的‘流通环节毛利’交到医院,或者交到院长、科室主任、药剂科主任、医生的手里。”国产抗生素要进医院,现在的行情是“(回扣)20%起步”。

  “要改变现状不是靠单方面降低药品就行的。”一位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对记者表示。由于“以药补医”缘于医疗服务收费不足。分析人士认为,一旦取消加价,医院会增加检查项目,采购、选用毛利率更高的药品。众所周知,同类药品价格天差地别,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无法消除的,医院的“专业”手段也使价格监管部门难以监控。

  仅仅“大减价”是不够的

  推进药品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是“三医(医保、医疗、医药体制)联动改革”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家多次降低药品最高零售价,涉及药品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出台的降价措施累计降价金额早已超过300亿元,遗憾的是,老百姓还是反映“药价太高”。直至在“两会”人大代表的压力下推出了最新的“大降价”。

  药品是特殊商品,无法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政府定价仍然是当前药品价格管理的主要形式。但是我国药品审批与药品定价之间管理脱节,药品定价存在盲目性。一些企业经常按成本“乘以十”报批发价;有时将药品更换剂型、包装,就能以“新药”的名义申请高定价。

  庞大的美国市场上只有约两百家流通企业,大的供应商不到十家;而中国有17000家流通企业、6700家生产企业。在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的《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医药企业多、小、散、乱被列为医药行业存在问题之首。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透露:“很多药品从出厂到卖给患者,中间价格增加了10倍。”出厂价与销售价的差距之大世所罕见。

  在激烈的竞争下,连常用的招标采购方式都走了样。许多集中招标的药品成交价大大低于政府规定的最高限价。一盒最高限价为13.8元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平均中标价为3.54元;国产的干扰素,物价局批的零售价是27-34元/百万单位,招标价(医院进货价)是7-9元,就这样的价格,各个医药公司还争得打破头。

  “药价虚高表面上是价格监管问题,实质是体制和机制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大多数地区社保覆盖面不够,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自己掏钱的话,永远会觉得药价虚高;不改变‘以药补医’,什么招数都会被医院顶回来。”

  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的一份报告显示:价格管理部门尚未找到发现市场价格、参考市场成交价、确定最高限价的有效机制,难以对药品的成本进行测算、评估。据称隶属国家发改委的药品定价中心将在近期挂牌,该中心将对形成合理、规范的价格确立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