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类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抗过敏类药

抗组胺药有哪些不良反应

举报/反馈
2009-10-20 09:43:0039健康网社区
抗过敏皮肤病药-抗组胺药有哪些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指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临床症状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肠胃炎以及湿疹、荨麻疹、斑疹、丘疹、划痕症、异位性皮炎、风团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皮肤病;严重的还会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冠心病等,以及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中记载的接近两万种。抗过敏药物同其他药物一样,也会导致过敏反应,这可能与这些药物中的杂质、污染物、添加剂和特殊代谢产物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关。

  常用抗过敏药物

  抗组胺药 组胺是发生过敏反应时释放的致敏物质。组胺可与组胺1型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如与组胺2型受体结合,则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而抗组胺药主要是组胺1型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赛庚啶、特非拉定、非索非那定、咪唑斯丁、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去敏灵、茶苯海明、苯茚胺、安他唑啉、羟嗪等。它们能与组胺竞争致敏细胞上的组胺1型受体,使组胺不能与其结合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 此类药物能稳定致敏细胞膜,阻止组胺等多种过敏反应介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释放。常用药物是色甘酸钠、酮替芬。

  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主要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对各型过敏反应均有效,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外源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等。常用药物主要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激素类药 此类药物为强效的抗过敏反应和抗炎药物,用于过敏反应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慢性或中度花粉症(特别是有鼻塞者)、中度及慢性哮喘。常用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中药 有甘草、五味子、麻黄、柴胡、熊胆、辛荑、黄柏、黄连、苦参等。实验研究表明,这些中药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作用抗过敏。

  其他 维生素C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保护人体组织细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和损伤。钙剂(维丁胶性钙、葡萄糖酸钙)可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使渗出减少。辅酶Q10属自由基清除剂,能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抑制线粒体的过氧化,从而保护细胞膜功能,减轻或避免过敏反应。

  诊断及鉴别

  抗过敏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因为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药物大多是一种半抗原类物质,它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当这种药物再次进入人体后,才会引发抗原抗体反应,从而使人发生过敏。

  应用抗过敏药物的过程中,疾病迁延不愈或出现新的过敏反应症状,如瘙痒、皮疹,甚至休克,应想到抗过敏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并积极给予抗过敏治疗和对症治疗。如果治疗有效,基本上可以做出诊断。

  对于疑为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过敏药物,可做皮肤试验(如斑贴试验、划痕试验)、黏膜试验或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1%的稀释液做皮内试验,但可能存在皮试结果和临床实际反应不相符的情况。对于导致危重过敏反应(如哮喘、休克等)的药物,即使一时未能弄清,亦不宜做激发试验,以免发生意外。

  抗过敏药物起的过敏反应注意与非抗过敏药物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过敏反应相鉴别。尤其当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中原有疾病不愈甚至加重时,应鉴别是原有疾病恶化还是抗过敏药物所致的过敏反应,以防继续用药或加大剂量而加重原有疾病。

  防治

  由于抗过敏药物常常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的,所以它们引起的过敏反应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必须提高对抗过敏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警惕性,尤其是过敏性体质患者。

  一旦确诊为抗过敏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则应立即停药,并选用其他种类抗过敏药物治疗。最好不选用同类或与其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以免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按照国际过敏研究权威组织提出的“四合一的四联疗法”方案治疗药物过敏:即清除过敏原、免疫修复、过敏反应的对症药物治疗和标准化脱敏制剂免疫治疗。

  出现过敏性休克时的基本救治措施为:①立即停止使用可疑的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和就近送医院救治。②立即给0.1%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先皮下注射0.3~0.5毫升,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至脱离险期;也可酌情选用一些药效较持久、副作用较小的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间羟胺)等。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补充血容量。③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以纠正缺氧改善呼吸,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④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毫克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毫克加5%或10%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须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⑤纠正酸中毒,选用与致敏药物不同类型的抗过敏药物抗过敏,以及对症处理。

(实习编辑:黄镓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