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五官科用药

怎样选择秋天鼻炎药

举报/反馈
2009-10-16 09:47:0039健康网社区
怎样选择秋天鼻炎药


  秋季的过敏性鼻炎,其典型症状为鼻痒、打喷嚏、流涕和鼻塞。一旦患上此种疾病,医生会针对鼻黏膜的过敏性炎症来用药,鼻腔局部应用激素类药物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虽然有些人害怕激素会带来副作用,但实际上,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鼻内滴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 黏膜,疗效突出,又因为是局部用药,不会对全身产生作用,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适于长期使用。伯克纳、辅舒良和内舒拿等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时的 常用药。用药时,每天对准鼻腔喷雾1-2次即可。药物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后发挥疗效,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后可逐渐减量。

  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很多患者一犯病,就喜欢用含麻黄素的滴鼻剂缓解症状,这是个很大的误区。第一、这种滴鼻剂只适用于急性鼻炎早期。第二、频 繁使用会导致“反弹”,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若长期使用,还会影响孩子的嗅觉灵敏度,同时造成鼻黏膜损伤,甚至产生耐药性和药物依赖性。第三,擅自加大麻 黄素滴鼻液的剂量,会导致药物滴入过多,药液经后鼻孔进入食管,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跳加快,孩子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现象,因此需要格外警惕。

  慢性鼻炎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鼻炎是鼻黏膜发生的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变态反应的统称,鼻炎的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和头痛,因病因不同,还有一些不同的其他表现。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慢性鼻炎中病变最轻的一种,及时治疗有望痊愈。治疗当考虑病因中有无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等。此外,鼻中隔偏曲和腺样 体肥大亦可影响慢性鼻炎的恢复。局部治疗主要是促进通气和保护黏膜,一切损害鼻黏膜的措施如电灼、开刀皆不宜,滴鼻剂及喷鼻剂亦可适当使用。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由单纯性鼻炎转化而来,当然症状就更严重,鼻塞多为持续性,嗅觉亦可减退,鼻涕常向后流入咽内。局部治疗只是改善鼻腔通气,只 有在用血管收缩剂治疗无效时,才考虑用手术治疗。近期推广使用的等离子射频治疗,可使肥厚的下鼻甲消融变小,有效恢复鼻腔的通气功能,并保留鼻黏膜的分泌 功能,比起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以及激光、冷冻等措施真是优点多多。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鼻痒、喷嚏连连、清水样鼻涕连绵和间歇性鼻塞。不少患者会被误认为顽固 性感冒。在治疗上不宜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以免导致药物性鼻炎。发病时可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并加服抗过敏药物,如开瑞坦等。等离子射频技术是用低 温凝固鼻黏膜下的自主神经,以降低神经的敏感性和腺体的分泌能力,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干燥性鼻炎工作环境干、热,不良气体和尘埃的吸入,使鼻黏膜干燥而得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不足易致病。主要症状为鼻内干燥感,时有鼻出血及血痂。治疗可选用生理盐水、液体石蜡滴鼻以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针对病因加以预防。

  药物性鼻炎某些药物如利血平、降压灵等可造成鼻黏膜充血。连续滴用血管收缩剂,尤其是鼻眼净滴鼻剂,可造成鼻黏膜慢性中毒反应,出现所谓“多用减 效”的现象,使滴药后鼻黏膜更肿胀,鼻塞更加重。治疗本病最重要措施是立即停药,滴鼻剂可改为糖皮质激素类,同时口服三磷酸腺苷40毫克,一日3次。

  局部用药应注意方法

  1、滴鼻剂鼻内滴药务必使药液能布及全部黏膜,若滴药方法不当,可使药液流入咽喉。滴鼻剂使用的正确方法是病人取仰卧、头后仰,使鼻孔朝天,每 侧鼻孔滴药3~4滴,再用食指、拇指轻捏鼻翼,使药液流向鼻腔深处。滴鼻剂中最常用的是血管收缩剂,如呋麻滴鼻剂、鼻眼净(滴鼻剂)、达芬霖(盐酸羟甲唑 啉)等。抗生素滴鼻剂因局部达不到有效浓度和足够时间,故治疗作用不大而弃用。

  2、喷鼻剂能均匀地分布于患处而无流入咽喉之弊。目前已有取代滴鼻剂的趋势。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喷头置于鼻孔,对准鼻腔,开始吸气再揿压推动 钮,让药液能随气流进入鼻腔。常用的喷鼻剂主要是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其抗炎作用已被公认,由于其剂量低、浓度高,直接作用于鼻腔,治疗作用明显好于全身给 药,而少见副作用。值得推荐的有雷诺考特、辅舒良、内舒拿、伯克纳等。除了激素以外,还有一种抗组胺药,如立复汀、氮卓斯丁等。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