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近年来,干眼症成为眼科门诊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眼睛易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酸胀感,伴有眼痒、畏光、视力模糊及眼部充血。国外的一些流行病调查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中,干眼症的患病率为10%—20%左右。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发达,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治疗干眼症有许多方法,主要的策略是补充泪液成分和减少泪液流失。其中人工泪液是一种模仿人体泪液的眼药。由于其理化特性与泪膜相似,可保持或提高眼表湿度和润滑,消除或减轻眼部不适,因此通常用于局部点眼作为替代治疗的措施之一。目前使用的人工泪液有近50种。剂型包括了水溶液、油溶液、凝胶和眼膏等。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剂型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人工泪液及其作用机制。
1、润滑保湿型。包括甲基纤维素、玻璃酸钠、聚乙烯类等。甲基纤维素可增加泪液的黏度,使泪液在眼内停留时间较长,适合于蒸发过强型干眼,如眼睑闭合不全、眼睑缺损或自身泪液分泌不足等。但点眼后黏稠的液体可造成视物模糊。玻璃酸钠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可增加泪膜的稳定性,对各种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干眼均可起到补充泪液,缓解干眼的作用。聚乙烯类则与天然泪液等渗,具有良好保水特性,不会引起视力模糊。但是它的黏度低,在眼表存留时间短,需频繁点眼方可维持效果。
2、维生素型。有润滑和保护作用的维生素A棕榈酯,是水溶性的高分子物质,能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制成凝胶制剂可增加眼内停留时间,减少用药频率,适用于老年人和儿童等依从性不好的患者。但有的人用后可有眼睑粘着或视力模糊感。
3、细胞因子型。含细胞因子的人工泪液可促进角膜损伤的再生和修复。
一般对轻中度干眼患者,可选用水溶剂或油溶剂的人工泪液,每天使用4—6次,并依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当增减点眼次数。对重度干眼患者可使用凝胶制剂。每一种人工泪液有自己的特点、作用机制、副作用和价格等因素,长期应用的患者须根据自己的病因、症状程度和经济条件合理选择适宜的人工泪液,并且最好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重症患者除了点用人工泪液还需采取病因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干眼症患者常见的表现与结膜炎相似,可能会被误诊,因而长期擅用、滥用抗生素,这不仅达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加重干眼症病情。
(实习编辑:焦卉慧)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住院医师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药剂科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正太北街7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黄平县新州镇西门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郑州市荥阳市索河路2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海关区南大街4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虞城县健康路45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七台河市新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