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缓解中小学生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过分害怕、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的情绪障碍,如今,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已越来越多见。中小学生焦虑症严重时可能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心悸、头疼、失眠等等,显然这些症状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那么中小学生为什么会有焦虑症呢?

  中小学生焦虑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为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另外一种是考试焦虑,多见于中学生,主要表现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学习认真,却总担心学习不好;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等。

  引起中小学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属于心理素质不良,患儿常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基础,如胆小、懦弱、敏感、害羞、依赖、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强、较为内向等;有的是属于环境原因所致,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分离性焦虑可能与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使孩子形成依赖感有关;也可能与教师教育方法有关,如对学生要求过于严厉,缺少关心有关。而中学生的考试焦虑则与升学压力过大有直接的关系。

  针对上述这些情况,要缓解中小学生的焦虑症,学校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活动,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克服他们的焦虑心理。如:根据学生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班级中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引导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因为经常从事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学生的焦虑反应得到降低,而且还可以使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同时使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反应、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或者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拥抱大自然,让美丽的自然风光缓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使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得到提高,使整个班集体更具有凝聚力。总之这一张一驰的不同形式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而且能够使得学生的焦虑心理得到缓解,逐渐克服焦虑症。

  其实不仅是学校,家长对帮助缓解中小学生焦虑症状有很大的责任,为的就是要让他们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实习编辑:古茜文)

2010-04-07 06:11:00浏览2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