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专家提醒,腮腺炎需要和其他疾病相鉴别,像一些腮腺导管阻塞、化脓性腮腺炎、腮腺增生(一些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和用一些药物会引起腮腺肿大。还有一些病毒感染也会引起腮腺肿大。
2014-11-19今年7月,全市丙类传染病报病例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而流行性腮腺炎不仅仅是“儿童病”。
2013-10-31年三、四月份,武汉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较去年有所增加。近日,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主要原因可能还是与冬春气候异常,而且偏冷有关。
2013-08-02夏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流腮高发场所,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
2013-08-01如今正是冬春换季的时候,天气多变,气温忽冷忽热。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多发季节,如果家里有小孩应该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家长们应定期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让孩子加强自身防护,预防腮腺炎发生,及时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2013-03-04日前,市民王女士称,她的邻居刘小姐患上腮腺炎,由于初期症状与感冒症状很类似,以致她一直以为是感冒,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据了解,冬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患上腮腺炎应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
2013-01-2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冬末春初较多见。好发于5-10岁左右的儿童,成人也可发病。那么家长该如何护理腮腺炎患儿呢?
2012-09-18胖乎乎的半岁宝宝人见人爱,家人经常抱着他出去玩,没想到被传染上腮腺炎。专家昨日提醒,婴幼儿抵抗力差,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
2012-06-28近两个月来,梅江区部分小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的散发病例,通过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目前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较大的聚集性病例。
2012-06-28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热,恶心呕吐,咽炎,腮腺区肿大等腮腺炎的症状让孩子受了很多苦,很多家长也是非常的揪心。
2012-06-28男孩患腮腺炎后易并发睾丸炎,尤其是年龄较大的男孩约30%睾丸发炎。在治疗上可给患儿外敷:取鲜仙人掌5片,去净皮刺后捣成糊状,加入少许冰片调匀,外敷两侧肿胀,每4~6小时换一次,有很好的消肿止痛效果。
2012-03-07腮腺炎是儿童期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最为常见的原因,虽然腮腺炎病毒通常影响腮腺,但也侵犯内耳。耳聋的发生通常是单侧、突发、重度、持久的。双侧全聋较少见。
2012-03-07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吸入传播,一般接触传染源2到3周发病。家庭要定时开窗,也可以在室内烧醋进行消毒。
2012-01-25腮腺炎病毒特别易侵犯男孩的睾丸组织,引起病毒性睾丸炎。甚至在孩子成人后可能引发不育。
2011-12-29因此,男孩子如果患上腮腺炎,治疗不彻底就停止用药,有可能引发睾丸炎等,甚至在孩子成人后可能引发不育。
2011-12-21孩子患上腮腺炎,一些老一辈的家长会自行使用民间疗法为孩子治疗,但是这些疗法并非都有奇效,有的可能会延误孩子的病情。
2011-12-19下面介绍小儿腮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2011-12-09患腮腺炎期间不要吃酸的食物。因为腮腺管开口是在口腔内,如果在这时吃酸性食物,会进一步刺激腮腺,导致疼痛加剧。
2011-11-21一旦发现腮腺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最好给宝宝食用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等。宝宝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
2011-11-17中医学认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感受风湿邪毒所致,其发病机理为:风热上攻,阻遏少阳;胆热犯胃,气血亏滞和亏损,痰瘀阻留;邪退正虚,气阴亏耗等。
2011-10-205~15岁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预防腮腺炎,应当给孩子及时接种疫苗,注意锻炼身体以及冬季的保暖。
2011-10-12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有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各种脏器,以5~15岁儿童最多。
2011-09-15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蛤蟆瘟”、“对耳风”等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
2011-09-13百日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回声,最后倾吐痰沫而止为特征。
2011-09-06流行性腮腺炎也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易发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染。
2011-09-06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致,这种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播散至腮腺等部位,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
2011-08-0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本病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
2011-07-28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强调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卧床休息可减轻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病儿,常常不会引起家长的重视,也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这样不但容易造成疾病传播,而且病儿如不很好地休息往往易于发生并发症,如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据了解,近期有多名小患者因面部肿胀到口腔科就诊,医生检查孩子的口腔后发现并没有能引起面部肿胀的患牙,经过进一步咨询家长了解孩子的其他症状后才确诊,这些孩子得的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看似是小毛病,但它对人的威胁在于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并发症。
大家常常听到儿童易患流行性腮腺炎,其实妊娠期孕妇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腮腺和其它涎腺、脑、肾、胰腺和性腺。
流行性腮腺炎,即中医所讲的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为多发季节。仙人掌有清热解毒,消肿活血之功,为治腮腺炎之良药。新浪中医小编现推荐数则验方如下。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后使腮腺发炎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腮腺发炎肿胀以耳垂部为起点,逐渐蔓延至颊部、颌部及颈部。得病后常先有发热,2~3天后一侧或两侧发生肿胀,边界不很清楚,触之有弹性感并有压痛,尤其在张嘴吃东西时更痛,同时有头痛及胃口不好等症状,过四、五天逐渐肿退痛消。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腮腺炎病毒与副流感、新城、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2011-05-16据了解,近期有多名小患者因面部肿胀到口腔科就诊,医生检查孩子的口腔后发现并没有能引起面部肿胀的患牙,经过进一步咨询家长了解孩子的其他症状后才确诊,这些孩子得的是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又名“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易于流行。婴幼儿少发病,年长儿童可有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患病后可获终生兔疫。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本病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和卵巢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好发于年长儿,两岁以下小儿发病者少见,儿童期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
油捻灸,是一种以纸或其它物质沾植物油点燃后,在穴区施灸的非艾热灸治法。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学称“痄腮”,是病毒经呼吸道侵入引起腮腺急性非化脓性传染病,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而发现耳下肿大压痛;少数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学称“痄腮”,是病毒经呼吸道侵入引起腮腺急性非化脓性传染病,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而发现耳下肿大压痛;少数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用灯草灸预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不但疗效显著,且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流行性腮腺炎,即中医所讲的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为多发季节。仙人掌性寒味苦,如《岭南采药录》云其“性涩寒,无毒”,《本草求原》云“消诸疮初起,敷之”。仙人掌有清热解毒,消肿活血之功,为治腮腺炎之良药。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成人。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全身性感染,病毒经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甚至某些并发症不仅常见而且可不伴有腮腺肿大而单独出现。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本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有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各种脏器,以5~15岁儿童最多。
流行性腮腺炎无特效治疗,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无效。可试用干扰素,对病毒有作用。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症处理。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冬季是很多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腮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专家提醒说:“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性很强,儿童是易感人群,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麻疹是出疹性疾病的一种,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的炎症、眼结膜炎等,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口腔颊部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为其特征。麻疹处置不当,往往容易发生腹泻、肺炎、脑炎、喉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大和疼痛、伴有发热为主要特征。儿童较多,成人较少见。小儿常合并有脑膜脑炎,青春期后患者亦可患合并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传染病,在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可暴发流行,其他季节也可散发。一提到它,很多家长知道就是俗称的“痄腮”。痄腮以腮腺肿痛为主要表现,肿胀明显者可致脸部变形,两腮鼓起,故又戏称为“蛤蟆气”或“大嘴巴”。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散发或流行,多发于冬春季节,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常见于儿童。
2010-10-28流行性腮腺炎是夏季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夏季,腮腺炎总会在幼儿园和小学校园内流行,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关于卵巢早衰的原因,其实探讨得颇多,不过或许其中有一项危险因素,那是许多人都经历过,可却想都没想过的———腮腺炎。
2009-10-10流行性腮腺炎也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易发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染。
少数病人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先由一侧腮腺开始肿大,2~3天后对侧腮腺肿大,或仅为单侧。
2009-06-24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避免感染健康人群。由于症状出现前数天患者已开始排出病毒,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婴儿满8个月时应接种腮腺炎疫苗,少儿7岁应加强接种一次,可以获得和保持免疫力,有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
2009-06-18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很多会伴有脑膜脑炎,程度一般是比较轻微的,所以影响智力程度相对较轻。但是合并有脑膜脑炎的孩子出现严重抽筋时,会对脑子造成影响,那是由于抽筋时出现缺氧改变,脑细胞对缺氧特别敏感,容易造成损伤,因此有可能出现智力的改变。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增加。人们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2009-06-17流行性腮腺炎又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及疼痛,并有波及全身各种组织的倾向,大多有发热及轻度不适,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
2009-06-17将鲜银花或干银花稍加浸洗后,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汤,煎沸后,再稍煎3~5分钟,然后去滓取汤约250 克待凉或放入冰箱内冷藏。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有比较强的传染性,当集体机构中有病人存在时,很容易传播给其他没有抵抗力的人。因为腮腺炎不是计划免疫中的病种之一,所以孩子身上自己没有抵抗力,很容易被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一般认为潜伏期末至腺肿消退均有传染性,约7~10天,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侵入人体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 生长繁殖,并由唾液排出。
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