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细菌性痢疾的大便检查可见白细胞、吞噬细胞和红细胞增多,以及革兰阴性弧菌。上述症状可能表明存在细菌性痢疾,建议就医并进行粪便常规、粪便涂片革兰染色、粪便培养、血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等进一步诊断。
1.粪便常规
通过观察和分析粪便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感染等问题。采集新鲜粪便样本后送至实验室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及吞噬细胞。
2.粪便涂片革兰染色
革兰氏染色可用于检测肠道内是否存在病原菌感染,如志贺菌属,以诊断细菌性痢疾。取适量粪便标本制成涂片,经固定、干燥、复染等步骤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判断是否为革兰阳性或阴性菌群。
3.粪便培养
粪便培养是将一定量的粪便标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以鉴定其中是否存在致病菌。一般采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厌氧或需氧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可根据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素。
4.血常规
血常规可以评估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辅助诊断细菌性痢疾。采取静脉血样,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上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其亚类比例。
5.腹部超声检查
超声波检查能够显示结肠壁增厚情况以及是否有积液存在,帮助诊断细菌性痢疾。使用高频探头轻柔扫过腹部区域,获取影像信息。
上述各项检查前,应避免摄入高纤维食物,以免影响粪便常规和涂片革兰染色结果准确性。若确诊为细菌性痢疾,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
主任医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南平市第一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