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高峰,通常在夏秋季,此时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导致的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及溃疡,患者可表现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高峰,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数量、毒力,以及人体的免疫力。
1、数量:细菌性痢疾的患病率在全年均可发生,常见于夏秋季,细菌性痢疾患者以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人群为主,且该疾病呈散发趋势,细菌性痢疾好发于医疗卫生条件差,且水源不安全的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2、毒力: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是志贺菌,具有较强的毒力,因此细菌性痢疾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及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间接传播、误诊传播等,如接触患者带菌者的手、通过被污染的手绢、手肘、理发工具等间接传播。此外,苍蝇、蟑螂等媒介也可以间接携带志贺菌,并通过苍蝇、蟑螂等进食或照入感染者的食物而传播;
3、人体免疫力:人体对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做出免疫应答,是人体自身防御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消灭病原菌,防止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如果人体免疫力较低,则无法抵抗细菌性痢疾的侵袭,容易患病;
4、其他原因:志贺菌可以产生肠毒素,可以导致局部肠道炎症,进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主要是从控制痢疾的传播和流行着手,如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如厕后不用手揉肛门等。此外,要避免饮食生冷的食物,如生肉、生菜等,注意保暖,积极锻炼,增强体质等。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