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登隔热病是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于登氏丝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动物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血压下降、休克、出血等,治疗方式主要有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
1、抗病毒治疗:针对急性期患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巴韦林、干扰素等。对于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可以使用甘草酸制剂进行保肝治疗;
2、对症治疗:登隔热病在急性期,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应采取对症治疗。对于发热症状较高的患者,可以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对于休克患者,应及时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补充液体,或使用林格氏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等进行补液治疗。出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输注新鲜血浆或血小板补充血容量;
3、手术治疗:一般是针对于重症出血热患者,或有脾脏明显肿大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脾脏。需要注意手术切口部位应选择位于腋下或腹股沟部位,有利于引流血液,也有利于降低机体的耗氧量;
4、其他治疗:针对于登隔热病的发热期和休克期,患者应当注意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为主,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
登隔热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所以治疗期间应注意灭蚊处理,家中可以使用纱窗、蚊帐等进行适当灭蚊。同时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干净,以及注意通风,有利于疾病恢复。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传染科
主任医师
南平市第一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