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阿米巴痢疾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于阿米巴原虫寄生于结肠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果酱样便,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不同类型的阿米巴病,其病原体不同,治疗也有一定差异。
一、原因:
阿米巴原虫寄生于结肠内,侵犯肠黏膜可导致阿米巴痢疾,如阿米巴原虫侵入肠道淋巴组织,随淋巴液沿血液循环到达肠外各个器官,如脑、肝、肺、心、肾、皮肤等,在相应部位产生病变。
二、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奥硝唑片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症状较重,也可通过静脉滴注或口服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他啶、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止泻治疗:可使用止泻类药物,如蒙脱石散、复方黄连素片等药物进行止泻治疗;
3、保护肠黏膜:可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如胶体果胶铋胶囊、替普瑞酮胶囊等药物,有利于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减少肠道蠕动,从而减轻腹泻症状;
4、止痛治疗:如果出现腹痛剧烈时,可使用颠茄片、阿托品等药物进行解痉、止痛治疗;
5、补液治疗:若出现脱水症状,建议给予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
此外,阿米巴痢疾患者需注意隔离治疗,接触过的衣服、用具等需进行严格消毒,饮食方面采取清淡饮食,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舟山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南平市第一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