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发病原理是志贺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消化道,利用其毒素和酶破坏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炎症反应和腹泻。
志贺菌属侵入人体后,在小肠下端产生外毒素,引起肠黏膜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典型的假膜。同时,志贺菌产生的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肠黏膜屏障,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典型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以及带有血便的粘液便。重症患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诊断通常包括粪便常规检查、培养及药敏试验。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志贺菌感染。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广谱抗生素。对于轻至中度脱水者,口服补液盐溶液即可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补充丢失量。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可以有效预防志贺菌感染。若怀疑感染了志贺菌,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化的诊治。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主任医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