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防治登革热工作部署包括蚊虫控制与室内防蚊措施、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环境清理与减少积水、社区宣传教育、户外活动时间调整等综合措施。
1.蚊虫控制与室内防蚊措施
蚊虫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控制蚊虫数量和采取室内防蚊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安装纱窗、蚊帐等设施,使用驱蚊剂或电蚊香片等产品进行灭蚊。
2.个人防护装备使用
通过佩戴长袖衣物、裤子及使用驱蚊剂等方式,可有效防止蚊虫叮咬,从而降低登革热病毒感染的风险。建议在蚊媒活跃期间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同时涂抹驱蚊剂以保护皮肤不受蚊虫叮咬。
3.环境清理与减少积水
登革热病毒主要经由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人体而传播。减少积水有助于降低伊蚊滋生的数量,从而降低被蚊子叮咬的风险。定期检查并清除家中可能积水的地方,如花盆、水桶等;确保排水系统通畅无阻。
4.社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登革热防控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活动,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防控工作。
5.户外活动时间调整
登革热病毒多在白天活动,此时人与蚊子接触机会增加,易受感染。尽量避免在上午8点至下午5点这段时间内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是伊蚊最活跃的时间段。
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